李锐的《“大跃进”亲历记》中,讲到柯庆施在党的八大二次会议上的发言。李锐说:“五月十三日上午第六次会议上,柯庆施所作关于文化革命的发言,看来是张春桥的手笔。”这句话不准确。
八大二次会议于1958年5月5日开幕。在去北京开会之前,柯庆施的发言稿已写好。这一稿是张春桥的手笔。到北京后,柯庆施改变主意,放弃张春桥起草的发言稿。从江苏代表团中找来俞铭璜,另起炉灶,重写一稿。题目是《劳动人民要做文化的主人》。俞铭璜确是快手、高手,仅用三四天时间,就赶出来了。
毛泽东在成都会议上说过,“反冒进”的问题不要再提了。但是,八大二次会议开始后,讨伐“反冒进”的势头越来越大。正如李锐所描述的:“在小组讨论时,有人认为:报告对于‘反冒进’问题的思想根源、错误性质和后果的论述感到不充分。”“还有人认为,这种错误主要不是来自地方,而是来自中央机关的一些同志,中央要多负一些责任。”还有人把“反冒进”同“右派猖狂进攻”联系起来,要求加以清算。
政治温度升高后,人们都在等待听柯庆施的发言,有人估计柯会出一记重拳。中央办公厅常有电话来,催送发言稿付印。人们意料不到的是,柯庆施在发言中谈的是劳动人民如何做文化的主人的问题。发言同大会基调保持一致,反右倾保守,反少慢差费,但却避开了“反冒进”问题,不提“反冒进”,就不会碰撞到周总理了。
柯庆施是一个久经政治风浪的人,懂得在高温中需要保持冷静的道理。我记得,他在修改、讨论发言稿时,讲过一句有打招呼性质的话:“记住历史教训,反了薄一波,出高、饶。
在秀才中,柯庆施最赏识的是俞铭璜,学识、才华、人品均高。1961年俞铭璜来上海后,作了许多报告、讲话。八届十中全会重提阶级斗争后,揭发材料来了许多。柯庆施叫人带话给俞铭璜:“无非是讲错了一些话,改过来就行,何必紧张。”
编者注:作者当年在中共上海市委办公厅工作,曾随柯庆施参加八大二次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