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12期●总目录●
2005年总目录
作者:
·扉页·
新年献辞 本刊编辑部 1 1
2005年本刊发行又上新台阶
《解放日报》刊登我刊第一期出版消息
杨桦
2
1
比较与鉴别
——德国、日本战后60年的不同轨迹
耿实
3
1
祭黄帝陵
毛泽东
4
1
“狼牙山五壮士"的爱国主义精神永存
李治亭
5
1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
60周年中共中央对纪念活动作出安排部署
6
1
《扬我中华魂》序
夏征农
7
1
夏征农
迟浩田
周克玉题词
8
1
万海峰
傅奎清
梁灵光题词
8
2
张铚秀
钱正英
杨堤 萧卡题词
8
3
胡锦涛:牢记历史珍爱和平开创未来
9
1
读“牢记历史不忘过去 珍爱和平开创未来”有感
薛先洛
10
1
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在京举行
11
1
上海新四军老战士
学习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抒心声
萧南
12
1
·《忆抗战烽火征程》征文选登·
手刃侵华日军
丛远宽
11
3
为了完成罗忠毅、廖海涛首长的嘱托
——忆戴家桥坚守战
王直
2
21
反开垦、反封锁斗争
傅毅武
2
23
上海子弟兵汤江声殉国记
万中原
3
12
深深怀念冒险送我过太湖的亲人
曹坤根
3
16
摧不垮的红色交通
戚原
4
17
我参加了浙东抗日第一战
潘新月口述
钟尚炎整理
5
15
大刀扬威——忆花墙门村与下坝镇的抗日战斗
范征夫
5
16
浴血奋战夺回国土
——记宝应南部变伪化区为抗日根据地
杨琪华
6
23
拆掉“银八滩"还个“金八滩”
蔡秋明
7
16
徒手杀敌勇夺三八枪
朱英
7
17
在抗战中学习锻炼成长
王维
9
20
忆建立泰兴抗日根据地的斗争 黄云祥 9 24
·特稿·
抗日战争重新铸造了历史
江新
1
4
毛泽东在抗日战争中的重大战略决策
栾保俊
2
4
从九一八事变到七七事变的历史反思
江新
3
4
从抗日反蒋到逼蒋抗日、联蒋抗日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的历史回顾
扬圣清
4
4
论抗日战争中的两条路线
蓝瑛
5
4
中国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地位和贡献
耿冬生
6
4
中国抗战打破了法西斯全球战略
蓝瑛
6
6
唯实的典范律已的楷模
——纪念陈云同志诞辰一百周年
吴振兴
6
8
抗日战争中的八路军和新四军
周克玉
7
4
韩德彩击落美国“双料王牌”飞行员费席尔纪实
慕安
11
4
“和平太重要、太可贵了!”
——韩德彩和费席尔在沪再相会侧记
江新
11
6
韬奋精神长在人间
邹嘉骊编撰
11
7
“一二·九”清华女杰—陆璀
田南雁
12
4
在国难当头的日子里
——访“一二·九"运动亲历者施平同志 周明发 12 7
·专稿·
在抗日救亡运动中成长
丁公量
1
10
南隧北桥 上海直通崇明岛
向明生
2
7
鲁西细菌战大屠杀揭秘
张正直
2
9
农民曹立明创办首家民间“侵华日军遗物陈列馆”
苏佳 金易
3
8
铭记血泪史,扬我中华魂
——记卢秉枢烈士女儿、旅美医学博士卢美纯
徐向林
3
10
百团大战 横扫千军
胡兆才
5
8
关注日本右翼势力的猖獗活动
陈鸿斌
5
11
肝胆相照鱼水情深
——记解放军455医院胆道外科特色专科的先进事迹
沈霞
5
13
百团大战 横扫千军
胡兆才
6
17
继承八十二烈士遗志 搞好先进性教育活动
夏心王
7
20
“垂式范而励来兹"的刘老庄八十二烈士
王玉家
梁培祚
张晓琴
周立诚
7
22
英名永存
——记刘老庄八十二烈士连指导员
李云鹏
王晓培
7
24
爱国实业家陈范有与江南水泥厂
向明生
陈克澄
7
26
留取丹心照汗青
——记抗日外交九烈士之一的卢秉枢先生
杨爱国
邓华
仇俊琴
8
48
转战吕梁山
白刃
10
12
抗战中的上海“孤岛”
万中原
10
14
抗日儿童团的对敌斗争故事
肖克围
10
15
曾庆洋将军的井冈情结
周凌辉
10
17
简述抗战期间国际援华医疗救护队的历史贡献
陈蕃
包卫中
9
18
为赢得抗美援朝战争胜利而自豪
何文俊
9
19
辉煌的战功 卓越的谋略——《粟裕文选》解放战争卷评介
言素
11
17
中国“保尔”吴运铎与宝应
谢兆扬
单德馨
11
19
关于“阿庆嫂”原型问题之我见——深切怀念朱凡烈士
朱介元
11
20
忆开辟滨海新区往事
沈诒
11
22
“神六”航天员费俊龙是昆山人民的骄傲
吴贻文
12
10
抗美援朝的胜利来之不易
——记志愿军一七二团战斗片断 李炜震 12 12
·扬我中华魂·
愿拼热血卫吾华
——记民族英雄左权将军中资你出色
萧南
1
15
抗日名将蔡廷错
廖大伟
2
15
抗日巾帼英雄赵一曼
倪良端
3
19
暴风雨中的海燕——人民音乐家聂耳
胡鉴稠
4
22
气贯长虹的抗日民族英雄吉鸿昌
汪枕平
5
18
苏中女杰高凤英
罗志平
朱书忠
6
21
抗日民族英雄
——回民支队司令马本斋
江
鸟
戚施
7
14
陈嘉庚:“华侨旗帜 民族光辉”
张薇英
8
46
血洒海疆 浩气长存
——深切怀念新四军三师参谋长彭雄
钱小惠
9
16
抗战军人之魂——张自忠
向明生
10
20
黄埔之英民族之雄
——戴安澜将军
谢瑄瑄
11
15
中国职业教育的先驱、著名政治活动家-——黄炎培 孙素成 12 14
·抗战历史知识窗·
抗日战争历史知识竞赛题
魏延 秋毅力 16
抗日战争十四年大事记(一)
晓寒1
8
抗日战争十四年大事记(二)
晓寒2
13
抗日战争十四年大事记(三)
晓寒3 14
抗日战争十四年大事记(四)
晓寒4
15
抗日战争十四年大事记(五)
晓寒5
23
抗日战争十四年大事记(六)
晓寒6
15
抗日战争十四年大事记(七)
晓寒7 29
抗日战争十四年大事记(八)
晓寒8 51
“抗日战争历史知识竞赛”活动综述竞赛小组
10
35
附《抗日战争历史知识竞赛题》参考答案 10 37
·学习与思考·
鞍钢的振兴
虞丹1 26
给朗咸平记一功
虞丹3 28
日本向何处去?
陈鸿斌3
29
党员先进性教育一议
汪长纬3 28
重视干部培养是毛泽东的一贯思想
栾保俊4
30
增强干部队伍建设的几点浅见
林海燕4
31
质问主流经济学家
虞丹10 29
抗战时期共产党员先进性的培育 王建辉 谢胜怀11 31
·论坛·
不应忘却的一段历史
——剖析“对日关系新思维”
居欣如1 24
和日本算账
虞丹2 11
驳一厢情愿的“对日关系新思维”
耿实2
12
唤醒历史意识 不让悲剧重演
沈铭贤
931
日本右派休想否定东京审判
耿实9
32
全球祭孔有感
虞丹12
26
·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
论抗日战争中的两个战场
蓝瑛8
22
一场连续19个月的南通反“清乡”斗争
梁灵光8
26
“三结合”:人民军队战胜强敌的重要体制
——苏中三分区坚持抗日敌后斗争的体会
万海峰8
30
袭击新丰歼日寇
张铚秀833
浙东抗日根据地为抗战史谱写了光辉篇章
鲁冰
唐炎
刘贤俊8
34
敌后战场民主政权的创建和实践
丁星
8
37
以史为鉴 昭示后人
——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
何继良9
4
“弱”中国是如何战胜“强”日本的
徐君华9
7
争取杂色武装和帮会共同抗日
夏继诚9
9
难忘的抗战胜利之夜
秦秋谷9
12
我参加了对日军的最后一战
范征夫9
13
决不能让日本开历史倒车
陈鸿斌9
14
·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70 周年·
陈云与长征
周文10
4
我三次翻雪山过草地
黄荣10
8
长征路上的历史与现实
——读邹嘉南新著《西行笔记》 陈宗彪 戚华屏10 10
·随感录·
再学“四中全会决定”
王维1
30
重提“与群众打成一片”
赵畅1
30
参观海瑞祠后的困惑
蒋星煜1
31
齐桓公“着装改革”的启示
王成1
31
说“架子”
季音2
32
“禁赌令”应是“高压线”
邵源2
32
不该让农民为“倒奶”埋单
黄健2
33
雨丝风片
一张2
33
善听“杂音”
李秋生3 26
张元明的临终嘱托
岳阳 3 26
我不需要买这么多的“荣誉”
万景亮 3 27
贪官的面子和“里子”
束华琴 崔鹤同 3 27
送孙大光西行
虞丹4 36
听其言与观其行
海笑 4 36
人与禽兽
章琦 4 37
雨丝风片
一张 4 37
“使由之”与“使知之”
老钟5
32
“高官落马”现象的思考
王成5
32
“八字真言”析
彭翔5 33
贪官服刑也潇洒?
李秋生5
33
说“孝”
季音6
30
流芳与遗臭
蒋星煜6
30
要多看群众的“脸色”
刘源
卫东
水成
6
31
雨丝风片
一张6
31
说“知耻”
王成7
36
不能把“和谐社会”简单化
汪长纬7
36
有感于“日本将兵墓”
胡昌方7
37
一颗心与一本账
束华琴
崔鹤同7
37
珍惜和平 不忘老兵
赵畅8
52
战友情杂文缘——贺《大江南北》创刊20周年
乐秀良8
52
一个博士生的悲剧
季音8
53
雨丝风片
一张8
53
病中的感慨
虞丹9
34
也谈立"军令状”
邵源9
34
莫让荣誉贬值
蒋星煜9
35
“东方魔力”
李秋生9
35
“五老"的贡献
岳苹10 30
矿难事故频发质疑
周华10
30
斥“对方同样有罪"论
刘金10 31
雨丝风片
一张10
31
高温中保持冷静
蒋文杰11
36
群体性事件也是“第一信号”
汪长纬11 36
爱看报与怕看报
海笑11 37
还要看怎么公开
耿实11
37
做人与做事
蒋冰海12
28
了解真实情况难在哪里?
水牧12 28
平流无石防沉沦
李隆汉12
29
雨丝风片 一张12 29
·专讯·
苏中公学校友为102岁的老校长夏征农祝寿
夏敦厚4
7
铭记抗战史弘扬革命传统和爱国精神
——上海新四军历史研究会和本社举行
纪念抗战胜利60周年暨《大江南北》创刊20周年座谈会
秦明8 6
本社第十三次联络站工作会议在沪举行
萧南8 7
高扬爱国主义旗帜 关心青少年教育
在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暨《大江南北》创刊2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
朱匡宇
88
华中的战略地位太重要了
胡立教8 9
没有八路军、新四军的浴血奋战,抗战是不能胜利的
夏征农8
10
我印象最深刻的是群众的支持
左英8 10
蒋介石“帮助”共产党做了最好的宣传
施平8
11
《论持久战》真是料事如神
章尘8
11
关键是路线的正确
周克8
11
纪念抗战既有历史意义又有现实意义
江风8
12
激情源于火热的斗争生活
孟波8
12
我们有责任把抗战历史告诉后人
吴志勤8
13
永做《大江南北》的忠实读者和宣传员
刘瑞祥8
13
《大江南北》要在未成年人教育上进一步发挥积极作用
萧卡8
14
用历史激励我们和后代
阮武昌8
14
中国共产党是抗战胜利的决定性力量
薛先洛8
15
军民团结奋战夺取盐阜区反“扫荡”胜利(摘要)
蔡秋明8
16
继承先烈殊勋 建设革命老区
陈亮8
17
牢记历史 勿忘国耻
严根泉8
18
在高校开展反法西斯战争主题教育的我见
吴欣之8
19
弘扬爱国精神 铸造一代新人
叶骏8
20
弘扬民族精神 强我巍巍中华
刘凡8
21
在《大江南北》第十三次联络站会议上的发言
王维
925
回顾历史 承担未来
——《大江南北》创刊20周年综述
周挺南9
26
抗战胜利辉煌 抗战精神伟大 抗战经验丰富
——在沪近千名抗战老战士集会隆重
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
陈民立10 11
童志强捐赠新发现的周恩来抗战佚文 安沪10 28
·纪念一江山岛战斗胜利50周年·
张爱萍将军对大陈列岛战役论述纪要
王彦2
25
瞻仰烈士陵园回眸战斗往事
——一江山岛战斗卫勤保障工作点滴 马林2 28
·历史研究·
新四军对抗日战争的重大贡献
丁星3 22
新四军中的日本人“反战同盟”
夏继诚4
12
日本为什么敢于侵略中国
徐君华6
11
新四军团结国民党军共同抗日事迹
夏继诚7
11
写进新四军历史的国民党将领的结局
丁星11
12
高邮和陇海路东段战役的战略作用 张效琳12 17
·征战纪事·
上海人民和她的子弟兵在一江山岛战斗中
史洪
时雁3
17
三军协同作战攻克一江山岛
吴精国3
18
新四军战斗在金陵城下
孙宅巍5 27
高明庄战斗
尹之本6
26
开辟曹甸地区片段回忆
孙克骥(遗作)6
27
“长江是我们的”
——记江心跳板和桥头堡创建与贡献
杨风8
41
“老虎团"扬威谢家渡
蒋新生
姚鼐
凌广生8
42
武工队长杨鹰传奇
孙铎8
44
一次神奇的突围——缅怀罗荣桓元帅
向旭10 23
津浦路西抗日斗争片断
吕清10 24
烽火初战
李治亭11 23
铁路便衣大队传奇
赵荫华11
24
南通反“清乡”斗争亲历记
宋军12
18
血战兴化 汪贤孝12 21
·缅怀篇·
父亲为革命流尽最后一滴血
王海根1
19
我与罗时慧的一面缘
徐慧征1
20
永远怀念我的父亲——王孝和
王佩民1
22
怀念“胡子老爸”戴济民
顾明2
17
长波浩荡
——记黄长波同志与浙东民先队事
张林岚2
19
轻骑宝剑烨烨文章
——追思老战友杜宣
王征明3
25
在党的抗日统一战线政策感召下
——缅怀父亲张小圃
张宏芳(遗作)3
28
活在我心中的“左拉”——缅怀李迪同志
严锋5
29
刻骨铭心的六十年
——写在杨明(静之)去世两周年的日子里
庞宁5
30
桃溪鲤水觅萍踪
——金萧支队八大队于萍烈士殉难六十年祭
张林岚9
29
痛失良师
何赋硕12
22
久藏在心底的一个愿望 邹嘉骊12 24
·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新四军苏浙军区革命旧址群巡礼
许虔东1
138
台儿庄大战纪念馆掠影
朱云12
33
故国旌旗到江南
——访新四军挺进江南首战告捷的战地韦岗 华敏12 34
·老战士专访·
夕阳似朝阳的老共产党员——记离休干部王曙
李智清1
34
韩德彩将军的风采
陈宁6
28
·人物·
茅丽瑛烈士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蒋丽似
张漱芳
王端珠
5 20
恽逸群——杰出的无产阶级新闻战士
顾雪雍10 26
战斗英雄池炳文与1260枚纪念章
胡兆才11 26
·青春脚步·
“一·二八”炮声中的上海学生 林信泰8 32
·青少年绿洲·
不朽的一曼
王瑞妍1
27
见证历史——赴江西考察有感
季苑苑1
29
不仅要教好书更要育好人
——阅读《大江南北》杂志有感
周蓉1
29
“减负”即“护花”
沈仰佑 1
28
时代需要民族文化
徐昂2 29
我校开展抗日战争教育状况研究及思考
杨朴成2
30
小谈求职不顺
袁妮2
31
我亲历日寇重庆大轰炸
周久鸿3 31
民族自尊不可辱
唐雨生3
32
让儿子当老师
崔鹤同3
32
日军留在爷爷头上的伤疤
羌桂锋3
33
中国——我的骄傲
徐晓梦4
33
往事岂能如烟
盛衰飞4
33
一言难尽的网吧
王志振4
34
许光达教子
韦德锐4
35
直面风雨
黄龚星辉4
35
爱国主义教育需要传承
徐肖天5
34
关爱问题少年
王雨
董大远5
34
历史不应该被忘却
王黑铁5
35
《记忆的证明》值得一看
居欣如5
36
和则两利 斗则俱伤
——上海市格致中学部分师生就中日关系问题举行座谈
孙素成6
32
刘亚静的博士生之路
张连莹6
33
东台,我参加革命的第一站
李利6
34
两封感人的来信
7
38
《大江南北》德育教育的宝典
俞关芬7
39
从字里行间了解中国——读《大江南北》有感
任丹娜7
39
夺取日军望远镜的故事
陈乃康7
40
敲好每一天钟
袁航7
40
潘必正同学毁家纾难
林信泰8
54
任弼时——永远的榜样
张书8
55
围歼日本兵
吴胎文8
55
初识新四军
陈英福8
56
不要忘记历史
汤耐尔8
56
品德不好则是“危险品”——关于德育的思考
吕型伟9
36
走近消防,关爱生命
徐卫东9
37
放下架子找工作
金旺9
38
回顾长征,再唱英雄的赞歌
徐肖天10
32
若兰飘香——怀念外婆于晶
王欣10
33
日寇血洗我家
薛映晖10
34
在日寇铁蹄蹂躏下的艰难求学路
陈钦甫11
33
我在敌后抗日根据地成长
傅林一11
34
面对陆家嘴这方热土
章大鸿11
35
听!那时代的强音——观电视剧《冼星海》有感
杨真12
30
老师为何当众咽下弃饼
程秋生12 31
让阳光照彻心灵
崔鹤同12
32
勤俭应成为孩子们的必修课 束华琴崔鹤同12 32
·老区巡礼·
连心桥的故事
——记六十年前曾任兴化县委书记的戴为然同志
刘嘉谷1
35
老同志心系上虞老区
蔡德亿2
34
敢于争先的老区阜宁
孟凡民 管寿康4
39
今日黄桥
何昌健4
39
悠悠老区情——陈丕显、黄火青、张爱萍等老首长关心老区如皋建设追记
张秀良5
37
实施统筹城乡发展方略 淮安市粮食大增产农民大增收
李阳6
37
苏中第一镇——兴化市戴南镇
高岩9
33
经济建设迈上发展快车道
——访中共盐城市委常委、东台市委书记储金泉
荒野12
13
会师塔下展辉煌——访八路军、新四军会师地狮子口
朱子丰陈加祥12
35
·侵华日军暴行录·
侵华日军灭绝人性的暴行——中国慰安妇血淋淋的史实
沈智3 8
与日寇搏斗的不屈女性——追忆“南京大屠杀”幸存者李秀英
李萌3
10
日军铁蹄下的中国劳工
孙宅巍 4
20
哥哥新婚之日惨遭日寇杀害
尹秀凤口述
周银松整理6
13
日本侵略军灭绝营南村
张锦堂6
14
难忘的“寡妇圩”惨案
夏金明7
18
我哥哥惨死在日寇刺刀下
王纯7
19
日军罪行实录
马林11 28
一名日本记者揭露日军入侵金山卫的罪行
沈永昌11
29
血染的五月
——记日寇对丰县平民百姓的疯狂屠杀 李鸿民12 23
·传记文学·
我的女兵生活 章央芬1 37
·文化战士天地·
海外赤子——缅怀华中老新闻工作者吴江同志
罗列 2
36
刚毅磊落的朱梅芳
沈虎根2
39
我所亲历的“文萃事件”
陈殿型口述
周明发整理2
41
江苏民歌《茉莉花》的诞生
竺柏岳3
39
元帅风采长留人间——记军事摄影家张友林
丁金栋4
40
苏北农民喜爱的小调剧《天下大事》
孙家琰5
39
战地红花—记华东——纵文工团演出《白毛女》
朱仁6
38
爱国主义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粹
——记离休干部、古典文学研究员徐培均
周明发6
40
桃花岭上碧血情——徐志远医生魂萦四明山
王泰栋9
39
坚持抗战的竺可桢 黄金水 冯雪骥11 40
·散文·
国歌——中华民族之魂
曾有情2
38
渔家女
赵长润 2
42
乘磁浮列车
李洛2
43
婆婆的画展
凌芬2
44
追寻伟人的足迹
欧阳升3
41
陈毅元帅的苏州缘
汤雄4
42
“没有春兰姐哪有我”
莫孝川4
43
抗战胜利时
刘金6
42
谒南京航空烈士公墓
钱向明6
43
一张订婚照
纪远乡
纪少华8
58
大鱼山岛七月七
胡亦男8
59
皮定均在入朝路上
吕韧敏10
40
三少女血誓:从军抗日
郭玉瑛10
41
银川行
邢德信 邹燕11 42
难忘水西 甘跃进 崔勇12 36
·故事会·
小宝回太行
卢弘1
40
巧送子弹
翁绍初3
40
侦察队长李达三
金嘉恩7 42
抗日战争中一支报训队的故事
章太然口述
盛明华整理8
57
火烧汉奸
徐国权9
41
独臂殷宝金擒杀鬼子兵
方开印11
41
除汉奸 刘俊12 37
·读书札记·
淡泊名利痴心教育
2
35
——读《汪雨相传》感言
汪理才2
35
传奇式的儒将
——读《开国上将叶飞》 陈辽5 41
·说文道艺·
读陈毅诗《送董老出席旧金山会议,即日出洋》 戴盟8 58
·序跋集锦·
《<大江南北>论坛》序
王维8
50
《<大江南北>杂文选》前言
周挺南8
50
《新四军通信简史》序 胡立教12 27
·文摘·
入侵何以称“事变”
——“事变”一词的解密
石子政525
警惕历史虚无主义思潮
被访者:沙健孙 李文海 龚书 铎梁柱 采访者:危兆盖 7 31
·连载·
黄海惊雷 阿章1 43
黄海惊雷
阿章2
45
黄海惊雷
阿章3
42
黄海惊雷
阿章4
44
黄海惊雷
阿章5
43
黄海惊雷
阿章6
44
黄海惊雷
阿章7
43
黄海惊雷
阿章8
60
黄海惊雷
阿章9
43
黄海惊雷
阿章10 43
黄海惊雷
阿章11 43
黄海惊雷 阿章12 43
·海外见闻·
永恒的历史见证
——参观珍珠港事件纪念馆随感
陈干群10 38
“我是日本鬼子兵”——访日小故事 姚进口述 薛顺媛整理10 39
·社会纵横·
下岗女工贺祖英办学传奇
刘杰 3
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