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05期●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白马庙:三野渡江战设指挥部、人民海军诞生地

作者:杨发展

  
  
  江苏省泰州市白马庙有幢不起眼的旧式二层小楼房,它便是当年我军第三野战军渡江战役指挥部所在地和人民海军诞生地。
  白马庙位于泰州市区东南约10公里处的白马镇境内。1949年4月4日,第三野战军首长粟裕、张震奉中央军委命令,率部进驻白马庙。三野东线渡江战役指挥部便设在村内清朝大地主王镜和的书房楼。王镜和排行老三,因此书房楼又叫“和三房”。渡江战役准备阶段和战役初期,这里成为第三野战军渡江作战的指挥中心,一些重要的军事会议就在“和三房”的读书楼上召开。小楼砖木结构,上下两层,楼下曾是首长的办公室兼卧室。粟裕将军当年睡过的床及办公桌依然陈列其中。楼上几张方桌接成会议桌,四周放着几张古式太师椅。北面墙壁挂有一幅渡江战役经过要图。
  渡江战役前夕,鉴于长江下游的国民党海军舰艇正在酝酿起义,而且随着解放战争的胜利会接收更多的国民党海军人员和装备设施,渡江作战即将举行,因此,建立一支有作战能力的人民海军是取得解放战争彻底胜利的迫切需要。1949年3月下旬,安徽蚌埠孙家圩渡江作战会议后,陈毅向张爱萍传达了党中央和中央军委的决定:由第三野战军负责组建人民海军,张爱萍任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张爱萍受命立即起程,来到泰州白马庙与粟裕、张震一起共同研究组建海军事宜。4月23日,我军攻克南京,渡江战役取得重大胜利。在我军解放南京的同时,国民党海防第二舰队司令林遵率25艘舰艇在南京附近江面起义。当日,中央军委向泰州白马庙三野司令部发来急电:立即组建海军,定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区海军。也就在白马庙“和三房”的读书楼上张爱萍带领三野后勤军工部采购科长张渭清、二十八军八十四师副参谋长李进、三野司令部作战处作战参谋黄胜天、机关管理员温礼芝等13位同志着手组建海军。至此,中国人民解放军历史上第一支人民海军在渡江战役战火中诞生了。
  1989年2月17日,中央军委发布命令,确定1949年4月23日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诞生日,江苏泰州白马庙为海军诞生地。
  1982年,白马庙革命遗址被公布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1996年和1997年相继被列为江苏省全民国防教育基地和江苏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1998年10月,经上级批准,在白马庙旧址西边约200米处,建成了由江泽民主席题名的人民海军诞生地纪念馆。1999年5月25日,中央军委原副主席张震到白马庙视察,并作了重要指示。此后白马庙旧址进一步修缮。修缮后,原有清式两层小楼等主要建筑不仅得到了完好保存,同时又按历史面貌复建了大门、仪厅等,恢复了当年风貌。旧址现有四个展区、六个展堂,再现了当年将军们在白马庙运筹帷幄、决战长江天堑的历史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