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06期●随感录●
廉者常乐
作者:季音
我有个老朋友,在某大城市担任局长职务,官位不低,权力不小。但此人素来廉洁自守,从不捞一分非分之财。前些年,因年龄已到,退了下来。我去看他,只见室内一台普通电视机,几张旧沙发,房间陈设简单,与目前有些官员家里的豪华气派相比,简直是两个天地。我的这位朋友身体健壮,说话嗓门洪亮,毫无老态。我问他:“如今社会上老人们都热衷于钻研健身之道,你是用什么方法保持健康的?”他听了哈哈大笑,说:“我什么方法也没有,一不进补,二不练气功,平平安安过日子,不愁吃不愁穿,心上没有一点疙瘩,哪来的七病八灾?”他的这段话说得平平常常,就像他的为人一样朴实,但我细细咀嚼,觉得其中颇含深意。
健康包括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两个方面。世界卫生组织在《世界卫生组织宪章》中写道:“健康乃是一种在身体上、精神上和社会上的完满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衰弱。”这是对健康最权威的定义。固然,老人们健身锻炼是好事,适当进补增加营养也是必要的,不过保持心理上的平衡尤为重要,这乃是实现健康的一个极重要条件。看来我的那位朋友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他的“心里没有一点疙瘩”的精神境界,以至使他青春常驻。
古人有云:“廉者常乐无求,贪者尚虞不足。”又说:“廉者足而无忧,贪者忧而不足。”这两句话说得非常精辟,概括出了廉者与贪者两种人截然不同的心理。一切为官清正的干部常常是乐观主义者,因为他们一心为公,光明磊落,个人除了国家按规定给予的待遇以外,别无他求,安于过普通人的生活。这样,他也就胸怀坦荡,开朗乐观,“足而无忧”矣。反之,那些贪官以及社会上的种种盗窃者,则是另一种心态。这类人的共同特点,就是私欲无限膨胀,物质欲望越来越高,老是处于“尚虞不足”之中,于是,他们就整天琢磨着如何侵吞国家和人民的财物,如何运用手中的权力攫取不义之财。固然,大把大把的钞票进了腰包,但他们却不免心怀鬼胎,心中七上八下,害怕一旦东窗事发,被人揪住尾巴,落得个人财两空。这种人当然不可能有乐观豁达的健康心理。他们有没有乐的时候呢?有,捞钱的罪恶勾当一旦得手,钱包塞得鼓鼓的,于是灯红酒绿,挥霍无度,整日里过着“白天围着盘子转,夜里围着裙子转”的日子,他们也会感到乐不可支。不过,这“乐”只能是短暂的,等待他们的是自我毁灭的下场。
写到这里,我不禁想起了去年公布的包括6个原省、部级领导人在内的几起贪污受贿大案。这些人官位不可谓不高,权势不可谓不大,然而,他们依然“忧而不足”,一再窃取国家巨额财产。据报道,这些贪官们在进行这种罪恶行径时,也曾胆战心惊,时而暴跳如雷,时而焦躁不安,可见尽管已腰缠万贯,内心世界却恐惧而空虚,这种人永远也享受不到“廉者足而无忧”的愉悦,最终被贪欲葬送了一生。
确实,廉者常乐无忧,这是句至理名言,值得今日一切为官者铭记。一辈子勤勤恳恳地为人民服务,清清白白地做人或为官,到老年退休下来,静夜扪心自问,一生无愧于人民,岂不乐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