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半夜鸡叫》及其作者高玉宝,相信读者一定不会陌生。1949年至1951年,文盲战士高玉宝边打仗边“画”书,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创作出了长篇自传体小说:《高玉宝》,国内有7种少数民族文字版本,国外有近20种文字版本。仅汉文版累计印数就多达450余万册。
高玉宝有幸多次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邓小平、江泽民的接见。2002年6月胡锦涛视察大连时,他握着高玉宝的手说:“读了你的《半夜鸡叫》,今天印象还很深刻啊!”
《半夜鸡叫》、《我要读书》多年来一直被选入我国中小学课本,并被拍成木偶电影和课本剧,1995年被选入《共和国文学作品经典丛书》。尽管世事变迁,如今的人观念变了很多,但谁又能否认得了高玉宝的作品曾给几代人烙下的深深印记?
从1988年离休到现在,高老把余热和爱心献给了下一代。他被全国20多个省、市362家单位聘为关工委名誉校长、主任、顾问、政治讲师、德育教授、校外辅导员及荣誉市民等,还被不少部队聘为编外指导员、名誉政委。他做革命传统报告4000多场,足迹遍及大半个中国,听众达380多万人次。他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培养革命事业接班人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多次被全军、全国评为优秀校外辅导员、关心下一代先进个人。2002年又获革命传统教育突出贡献奖。
“画”出一份入党申请书
1927年4月6日,高玉宝出生于辽宁大连瓦房店孙家屯一个贫苦农家。8岁时,他上了不到一个月的学就被顶债给地主周扒皮当长工。9岁时,小玉宝随父母逃难到大连当童工。他每天都出去捡垃圾、讨饭或为结婚者打小旗、为死人送葬等以维持全家人的生活。偶尔捡到几块西瓜皮,他都舍不得一个人吃,总是带回家洗洗和爸爸妈妈一起吃。
高玉宝15岁时,接替久病的父亲到大连复县华铜矿当劳工,每天到90多米深的矿井里采矿石,一天干十多个小时,真是九死一生。在当童工和劳工时,他多次听成年人秘密传说“共产党好,专门帮穷人,治那些欺压穷苦百姓的坏蛋”。1947年11月底,高玉宝参加了向往已久的中国人民解放军。1948年2月19日,高玉宝所在部队打下鞍山后,将老百姓慰问部队的毛巾、布鞋和一些钱分配给了大家,党小组长对战士们大声说:“哎!党员同志请注意,发了钱,应主动交党费。”高玉宝认为当了解放军就参加了共产党,他二话没说就把发的钱全部拿去交党费。党小组长愣愣地看着他问:“小高,你是党员吗?”他理直气壮地反问:“是呀!我都参军几个月了,你怎么不知道我是党员呢?”说话间,指导员走过来对高玉宝说:“小高,你是入伍,不是入党,不能收你的党费。”接着,指导员又郑重地问:“小高,你想入党吗?”高玉宝赶紧回答:“我是跟共产党来干革命的,我怎么不想入党?”指导员说:“你先给党组织写一份入党申请书。”高玉宝着急地说:“指导员,我不识字,不会写。”“没关系,你怎么想,就怎么写。”指导员说完拍拍他的肩膀走了。
没办法,高玉宝就用各种图画代表字的意思“画”了一份入党申请书,内容很简单,只有8个字:“我从心眼里要入党”。这8个字他只会歪歪扭扭写个“我”字,其他的字全是画出来的。“从”字画只毛毛虫;“心”字画个人心;“眼”字画个眼睛:“里”字画个吃的梨;“要”字写个别字“咬”;“入”字画条鱼;“党”字,他想起学堂里树上挂口钟,上课下课敲得当当响,他就画棵树,上面吊个钟,用敲钟“当当”声音之意来代替“党”字。高玉宝“画”的入党申请书落款日期为“一9四8年正月十5”,即1948年正月十五。
1948年2月24日中午,部队在鞍山北面的刘三堡村驻防时,高玉宝向党组织递交了他的入党申请书。指导员接过一瞧,吃惊地问:“哎呀小高,你画些啥呀?乱七八糟的。”他向指导员一一说明了“字”的含义。指导员听完解释后笑着说:“你这奇特的入党申请书很好,很好!画出了你热爱共产党的深厚感情。只要你听党的话,坚定不移跟党走,我相信,你肯定会成为一名好党员。”
1948年6月8日,部队在鞍山东面的汤河沿村驻防时,高玉宝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入党那天,高玉宝心情特别激动,他把党比做妈妈,把自己比成党的儿子。因他不会写字,便把自己爱党的深情和一生坚定不移跟党走的决心,编成了一首歌:“党是妈妈我是娃,叫我干啥就干啥;不折不扣不讲价,永远听我妈妈话。”7月7日,党支部评他是好党员。8月4日他被转为正式党员。当时入党,最短的候补期为6个月,因高玉宝行军作战不怕苦,不怕牺牲,处处起党员模范作用,57天就转为正式党员了。
终于写出自传体长篇小说
入党之后,高玉宝深感共产党员责任之重,同时也感到学文化的重要性。共产党员不识字,就无法出色完成党交给的任务。他决心在行军路上学写字、学文化,做一名能文、能武的革命战士,做一名有文化、有知识的共产党员。
行军路上学写字很难。没有笔,没有纸,没有桌椅,也没有书和老师,更没有时间。怎么学写字呢?他在行军途中到处捡薄石片和碎瓦片,捡了一挎包,请识字的人用铁钉在上面刻上“红、黄、蓝、天、地、人”等字,在心里默念字的形状、笔画及其字意。行军休息时,他就坐在路旁,以石子、树枝为笔,大地为纸,在地上练习写字。
塔山阻击战是决定辽沈战役胜败最关键的一次战斗。高玉宝他们4个团阻击敌人11个加强师。我军的战斗口号是“人在,阵地在,与阵地共存亡”。他们血战了整整六天六夜,打死打伤敌军6000多人,终于守住塔山阵地,为取得辽沈战役的胜利立下了大功。但战斗中,有3000多位战友献出了自己的生命。
一想起牺牲的战友,高玉宝就非常难过,不禁产生要把革命英烈写进书中的想法。一个文盲战士要写书真是太艰难了。正当寻思怎样战胜困难写书时,高玉宝忽然想起画入党申请书的事。对!干脆就用图画和符号代替文字写书。日本鬼子的“鬼”字不会写,他就画个伸着长舌头的吊死鬼来代替鬼子;杀人的“杀”字不会写,他先画个人,然后在人脖子上再画一把刀,人头砍下来了,人也就杀死了。还有很多字,很难画出字的意思,怎么办?他就画个圈圈空起来,等向别人问清楚再填到圈圈里。高玉宝用画画代替文字写书的事很快便传开了。宣传股长迟志远特地前来看他,并鼓励他坚定信心,努力把书写好。还为高玉宝题词:“玉宝同志,希望你继续写下去,把这本书写成像《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样。”
虽然高玉宝读书少,识字不多,更不懂什么文学创作理论,但他从小爱听民间故事,看皮影戏。他知道了旧中国苦难的历史、黑暗的社会,并从中受到艺术的熏陶。
1949年4月,高玉宝随部队南下作战。不久,部队解放了长沙市,紧接着又开始了广西追击战。部队南征北战打了许多大胜仗,在这些战斗中,高玉宝先后荣立六次大功,两次小功。每天行军作战,一天走百八十里是家常便饭。高玉宝就这样跟着部队从北方打到南方。他一路行军作战,一路艰难地学字写书。1951年1月28日,他终于战胜种种困难,用一年零五个月的时间画出了20多万字的自传体长篇小说《高玉宝》的草稿。
军委、总政文化部领导及《解放军文艺》杂志社领导请老作家荒草指导高玉宝进行修改,并于1951年12月开始在《解放军文艺》杂志上连载。1951年12月16日,《人民日报》刊发了长篇通讯:《英雄的文艺战士——高玉宝》。
1955年4月,《高玉宝》单行本正式出版。《高玉宝》一推出,立即在国内外产生很大反响。当时的苏联副外长、语言博士、作家费德林撰文评价说:“高玉宝写了一部真实的天才作品……他的作品,正是中国文学道路掌握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方法的成就之一。”《高玉宝》一书手稿,后来被中国军事博物馆收藏。
受到毛泽东、周恩来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
《解放军文艺》杂志连载《高玉宝》期间,毛泽东主席不漏一期,期期都看。
他获悉这是一位文盲小战士历经千辛万苦、利用行军作战间隙写成的作品后,非常高兴,还把它推荐给自己的子女们和其他的中央领导看。
党和人民给予高玉宝很多荣誉。他多次出席全国、全军英模、先进工作者大会,并23次受到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刘少奇、邓小平等老一代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
高玉宝还4次受到江泽民主席接见。1998年11月26日,朱镕基总理视察大连时,也在百忙中接见了高玉宝。朱总理紧紧握着高玉宝的手说:“我看过你的书。你的书教育了一代人,鼓舞了一代人。你还年轻嘛!”
2002年6月10日至13日,胡锦涛(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家副主席、中央军委副主席)视察大连。6月13日,即将结束视察活动前,胡锦涛在棒棰岛宾馆5号楼门前与大连市劳模代表亲切见面。大连市领导将高玉宝等同志一一介绍给胡锦涛,胡锦涛与大家—一握手,并微笑着向大家表示感谢和问候。当介绍高玉宝时,有关领导说:“他就是‘战士作家’高玉宝。”胡锦涛握住高玉宝的手说:“读了你的《半夜鸡叫》,今天印象还很深刻啊!”胡锦涛还关切地询问:“你的身体好吗?”高玉宝高兴地回答:“还好。”“希望你保重身体呀!”
创作200多篇中短篇小说、报告文学与散文
1953年7月2日,高玉宝当选第二届团中央委员。7月7日, 他到罗马尼亚参加第三届世界青年代表大会和第四届世界青年与学生和平友谊联欢节。
1954年,军委、总政破格保送高玉宝到中国人民大学深造。为报答党和部队的培育之恩,高玉宝在人民大学学习8年,废寝忘食,发奋读书。
“文革”期间,他与许多老革命一样没有逃脱厄运。高玉宝和作品《高玉宝》都受到了不公正的对待。风雨过后,他又刻苦写作,创作了两部共60多万字待修改的长篇小说《春艳》和《我是一个兵》,还发表了一些短篇小说、散文、报告文学、诗歌等。特别是他花了6年心血,四易其稿,写出了60多万字的《高玉宝(续集)》。1991年8月,解放军出版社出版这本书后,深受广大读者的喜爱和赞扬。
高玉宝笔耕不辍,还准备写《高玉宝(续集(2))》。作品将着重通过他自己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的生活变化,折射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就。在写法上,高玉宝想做些变化和调整,力求写得更平静、含蓄些。
自上世纪50年代起,高玉宝便频繁地给“红领巾”们作报告,他的故事曾经激励了整整一代人。全国各地许多学校自动成立了“高玉宝小组”、“高玉宝班”、“高玉宝中队”。时光荏苒,他从“高大哥”讲成了“高叔叔”,又从“高叔叔”讲成了“高爷爷”。他成了不辞辛劳的演讲家。
除辽宁省市县外,高玉宝还应邀到黑龙江、吉林、北京、天津、上海、南京、河南、河北、福建、江苏、浙江、山东、广东、广西、四川、湖南、湖北、云南等20多个省市自治区为部队、工厂、机关、学校的青少年做革命传统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