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处理犯了错误的学生?一位外国教育家说过:“不要急于处罚学生,要好好想一想,是什么促使他们犯过失的,要设身处地为学生想一想,就可以相信他们会通过自己的努力来改正错误的。”
去年,我接手一个以外地转来学生为主的班级,这个班的最大特点就是纪律差,不讲卫生。在这些外地生中,有一位学生得到老师们的喜欢。他学习优秀, 乐意帮助同学,给班级出黑板报,把“生物角”搞得四季常青、生气勃勃。对于这样一个工作能力强、学习好的学生,同学们都很信赖他。平时,同学们即使在校外见了他也总是尊敬地称呼:“班长,您好。”可是,一个星期一早上发生的一幕,使我难以相信自己的耳朵。那天我正在上课,先后有两位学生家长走进来,都说是替儿子来还二十元钱,并且都说是还给班长的。我有点疑惑了,心想:他是一个外地生,母亲患有严重的胃病,仅靠父亲一人工作来维持全家的生活,怎么有钱借给别人呢?况且不是一元二元,而是四十元啊!于是,我把这三位学生招进办公室,先问两位借钱的学生,为什么向班长借钱?他们低着头,不出声,满脸委屈的样子。我知道事情并不简单,就转头问班长:“你怎么会有钱借给他们的?老师知道,你家庭经济很困难,上次买《一课一练》还是学生捐钱的,不可能有钱借给他们的。你是老师信得过的学生,可不能撒谎呀!”听了我的话,他满脸通红,可仍然没有讲出实情。这时,那两个学生开口了,一个说曾向班长借过一次橡皮,另一个说借过一把尺,可都不小心给弄丢了,班长要他们当天还,还不出,隔一天,就要加倍还二十元。听了他们的讲述,我大吃一惊,怒视着这个我平时一直期望很高、引以为荣的学生,一气之下,举起手,想一巴掌打过去。这一瞬间,理智提醒了我,学生还仅是三年级学生,不懂事,要正确引导,以教育为主。我憋着气,缩回了刚伸出的手,把他拖到身边,让他讲出要钱的原因。他抖动着嘴唇说:“学校组织牛津英语兴趣小组,参加的要交四十元。我想多学点知识,可又交不出学费,一时间想出了这么个坏主意。老师,是我不对,我对不起你,辜负了你的期望,打我吧!”听了他的话,我泪水盈眶地说:“老师知道了。以后不能再这样做,有困难对老师讲,相信大家会帮助你的。只要改正,你仍然是老师心中的好学生,老师不会另眼相看的。”他听了,猛地扑到我的怀里,大哭起来。我知道,这是感谢的泪、忏悔的泪。
我想,教师要宽容、理智地对待孩子的错误,给他一次改错的机会。我们注重的应该不是错误的本身,而是希望学生以后能做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