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08期●青少年绿洲●

爸爸:我真的好想您!

作者:王为周

我们乡下的小孩,在端午节都戴新肚兜。其他小孩的肚兜上,有绣长寿桃的,也有绣长命锁等吉祥物的,而我的肚兜上总是绣着一朵大红花。因为在我出生那天,正好爸爸戴着大红花,骑着大骡子,在敲锣打鼓的欢送中,参军打日本鬼子去了。就在队伍临出发时,爸爸还特地跑回家,看看妈妈生了没有?同时也让妈妈看看他那光荣的大红花!于是我就见到了爸爸,但未能认识爸爸!
  “给孩子起个名吧!”当时,妈妈看看爸爸,又看看爸爸胸前的大红花说。
  “我看就叫花吧,你看呢?”以后,我的红肚兜上,就永远绣着大红花。
  在我最早的记忆里,每当我哭闹的时候,妈妈就吓唬说:“别哭,再哭让鬼子听见了,就把你抓走啦!”记得有一天晚上,我一边听故事,一边问妈妈:“星星怎么每天晚上都不睡觉?”妈妈就说:“它们是在等爸爸回家一起睡!”“它们的爸爸到哪儿去了?怎么老是不回家?”“和你爸爸一起,都打日本鬼子去啦!”记得还有一次,邻居王奶奶带着小孙子来我家串门,小孙子手中拿着一串糖葫芦,王奶奶从上面撸下两个给我,于是我就记住了那酸里透着甜的可口味道。当有天晚上我再缠着妈妈要糖葫芦时,妈妈就哄着我说:“等你爸爸回家,给你带好多好多的糖葫芦,还有棉花糖……”于是我就在一手接过爸爸给的糖葫芦,一手接过爸爸给的棉花糖的美好想象中,不知不觉地进入了梦乡。
  六十年代的“文革”期间,从广州来了两位解放军,因某干部说我爸爸是他的入党介绍人,于是组织上就派人来核实。但遗憾的是,从我出生那天起,连妈妈都是在睡梦中见到爸爸,那两位解放军的目的又怎么能实现呢?但这却是爸爸参军后给我反馈的第一条信息。
  偶读1994年第二期《中外天地》杂志中那篇《寻觅五万无名的英烈》的报道后,我赶紧以此为线索多方查寻。不久,我就接到了辽沈战役纪念馆的信函,从信中得知,我那从未见过面的爸爸早在1947年7月就在解放东北的辽沈战役中牺牲了。
  揪心的六十年,望眼欲穿的六十年!我怕妈妈伤心,只能悄悄地躲到外屋哽咽着,强忍着别让妈妈听到哭声。妈妈临终时还反复喃喃地念叨着爸爸!
  爸爸:亲爱的爸爸,我好想您,真的好想您。您的花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