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逢节假日,我翻开相册,看到珍藏着的自己与小平同志在黄山的合影和相关照片,我总会情不自禁地想起二十五年前邓小平同志来安徽黄山,我给他做警卫工作时的那些情景。
1979年7月,我正在解放军某部黄山独立营服役。7月10日,营部接到通知:“明天邓副主席要来黄山。”营部奉命选了八名官兵,由警卫连指导员范小毛带班,给邓小平同志做警卫。我非常荣幸地成为其中之一。
7月11日,黄山的天空分外晴朗,邓副主席一行在安徽省委第一书记万里、省委办公厅警卫处长周爱义和中共中央办公厅袁振的陪同下驱车来到黄山,同行的还有小平同志的夫人卓琳和三个女儿、两个孙辈,下榻于黄山温泉区(前山)的观瀑楼。
7月12日清晨,迎着清凉的晨风,小平同志与随行人员开始登山了。登山前,他对省委负责同志“约法三章”:第一、不要妨碍群众游览;第二、省委负责同志不要来陪;第三、不准特殊化。
小平同志当时已是75岁高龄。在开始向半山寺行进的路上,陪他登山的黄山管理处主任朱福生,对小平同志说:“上去这段路比较陡,请您还是坐一段抬子(滑裘)”。小平同志说:“不要、不要,爬山就爬山嘛!爬山哪,有一些经验,脚上要穿布底鞋,手里拿条拄杖,把裤脚管卷到膝盖上面,这样走起路来就比较安稳利索。”他一边说,一边卷起了裤脚管。随行者也像他一样都卷起了裤脚管,—起举步上山。
小平同志在上山前就提出“不要封山”,但我们到玉屏楼时, 宾馆已挂上“客满”的牌子,他们还是把旅客请走了。唯有杭州大学两个化学系女学生,因获悉邓小平要来,想见到邓小平,借口脚扭伤,坐着不肯走。小平同志得知后,对身旁的袁振说:“让她们也住下,不要脱离群众嘛!”小平同志亲切地问这两个女学生:“你们去天都峰了吗?”学生兴奋地回答:“当然啦!”小平同志说:“我可不行了,爬不了啦!”当听到学生说“您肯定行”时,小平同志笑指着警卫们说:“他们不让去……”接着又关切地问:“大学几年级了,几时放暑假的,功课紧张吗?”他深情地叮咛她们说:“别辜负了党和国家的期望,好好学习,报效祖国……”
游山的第二天,根据大家的要求,在迎客松附近,老人家与我们八个警卫和宾馆工作人员一起合影留念。从玉屏楼去北海,小平同志仍坚持步行爬山。登至鳌鱼洞附近,他停下脚步,津津有味地欣赏摩崖石刻,这时三个气喘吁吁的年轻姑娘从后面跑来,到了小平同志面前,她们激动地说:“邓伯伯,您好!”她们告诉小平同志,她们是复旦大学新闻系学生,是恢复高考后考入大学的。她们一个个向小平同志握手问好,又要求合影留念。老人家笑着点头同意,并环顾了一下四周景致,说:“就以百步云梯为背景吧!”几位学生像孙女依偎在爷爷身边,幸福地与小平同志合了影。随后,那些学生又拿出各自的学生证,要求签名留念。老人家也随和地一一满足了她们的要求。这时,围观的游客们也情不自禁地鼓起了掌。
路过气象台居民村时,村口有几个老人带领着孩子,向我们一行人招手,卓琳同志见了,笑着走过去,亲亲热热地抱起一个孩子,又一个个地吻了孩子们的小手,然后又高兴地挽着孩子们一起合了影。
随后,小平同志又徒步登上了黄山的光明顶。云海和奇松之下,是一片绿色的田野。小平同志极目远眺,舒心畅怀,脸上露出了宽慰的微笑。小平同志一行,来到北海宾馆时,北海宾馆已按小平同志的指示,没有挂“客满”的牌子,也没有疏散旅客,一切都照常。小平同志很满意。那天下午,警卫增加到十六人,按新增警卫的愿望,小平同志又与我们合了影。晚上,住宾馆的旅客在大餐厅用晚膳时,得悉了邓小平与自己同住这个宾馆后,情绪一下子就沸腾起来,整个餐厅欢声笑语,洋溢着欢快愉悦的气氛。
第三天,小平同志来到云海苍茫、险峻壮观的西海。在始信峰,恰遇时在黄山拍摄《白发魔女》外景的香港长城电影公司外景队的演职员们。这些演职员听到邓小平也在登山的消息,专门等候在此地。他们热情地请求邓小平与他们合影,小平同志高兴地同意了。
第四天,小平同志一行从后山步行下山。在著名景点“喜鹊登梅”前,老人家饶有兴趣地反复欣赏,口里说着:“真像!真像!”下午,小平同志回到了他下榻的观瀑楼。下车后,他还深情地回望那高耸入云的黄山奇峰……
迎候在观瀑楼的安徽省委副书记王光宇和几个常委会同志,上前对小平同志说:“小平同志,你爬了几天山,很累了吧?”小平同志很高兴地与他们一一握了手,并向他们讲了一句意味深长的话:“黄山这一课,证明我完全合格……”他勉励安徽省委领导,“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发展山区经济,改善山民生活”,“发展黄山的旅游事业,要把黄山的牌子打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