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瑞金有家小学的三年级学生,开了一个“谈谈我的理想的座谈会”。有的同学说,长大了当企业家;有的同学说,长大了当宇航员,等等。轮到苏满满同学发言时,他的志愿一讲出口,招引一场哄笑。苏满满同学为此向一家报纸写了一封信求助。信中说:
“轮到我发言时,我诚实地说:‘我长大了想当一名农民,种许许多多的粮食,养许许多多的牛羊。’没想到我话还未说完,许多同学便哧哧地笑了起来。全班60多位同学,只有我一人想当农民。过后,一些同学甚至背地里给我起了一个外号,叫我小农民'。在家务农的爸妈也老是念叨着:“满满,要好好学习,将来上大学,当大官,不然就会跟爸妈一样没出息,一辈子与土地打交道。”
读了这封信,引起一些感想,写在下面。
长大了当农民有啥不好?这个问题并不难回答。先讲一个浅显的道理。任何时代,任何民族,任何社会中,人类若要生存,必先解决吃饭问题。饭是米煮出来的,米是从稻谷中舂出来的,稻谷是农民种出来的。哪一位英雄豪杰,不是农民养活的?再摆事实,不讲远的,只讲近的。单讲三年“自然灾害”期间,饿死了多少人,甚至发生人食人的惨剧。由此可见,苏满满同学长大了当农民,招引一场哄笑,这件事是可悲的。
今天我国是13亿人口。到苏满满同学长大后,可能达到15-16亿人口,让全国人民吃饱饭的问题是一个更重要、更困难的问题了。粮食是战略资源,靠进口不是好办法。本世纪一开始,就打了两场战争,这不是好兆头。何况亡我之心不死的国家还在虎视眈眈。有一些年轻人说:“几代人面临民族危难时表现出的强烈的使命感,到了我这一代几乎消失殆尽。出生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后期的一代人,几乎是‘天然的全球化的一代?。对于他们而言,世界是另一种方式进行叙述的。”这些话讲得未免太乐观了。年轻的朋友们,仍然需要警惕啊!
开放了20多年,走出去睁开眼睛看世界的人很多。北欧的一些国家、南欧的一些国家和北美的一些国家中,靠种小块土地为生的农民已成为历史,代之而起的是大规模经营的家庭农场。农民少,耕地集中,产量多,劳动生产率高。他们基本上不雇工。靠的是三高:一是机械化程度高;二是社会化程度高,从购买种子、饲料、化肥、农药,到耕种、施肥、收割,到装运、加工、销售,都可委托公司或合作社来干;三是电脑化程度高,大棚内的温度、湿度、光照、水分,都由电脑来控制。这些国家的农民,亲自操作农机,调控仪表,还到实验室中作科学实验。他们不能再叫农民,应该称为知识型的农业工人。要当这种农业工人并不容易,必须有张农业专科大学毕业的文凭。苏满满长大后,随着我国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的发展,随着城市化的扩大,随着耕地一定程度的减少,随着农民工进城的增多,随着农业人口的减少,我们同样必须走现代化农业的道路。苏满满这一代或下一代,一定会成为知识型的农业工人。他们并不比当企业家、当宇航员的同学没出息。比起某些大款、大腕的人生价值更要高贵得不知有多少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