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10期●卷首语●

新旧社会两重天

——从刘翔勇夺金牌谈起

作者:陈鸿斌

在雅典奥运会进入尾声之际,一个新的英雄诞生了,他就是当今的新栏王刘翔。
  刘翔以破奥运会纪录、平世界纪录的惊人成绩,勇夺男子110米栏金牌。这不仅实现了中国男子田径项目金牌零的突破,还是中国乃至整个亚洲男子运动员首次跻身奥运会直道项目的决赛。这证明中国人完全有能力与各路好手在各个项目上在世界最高水平的赛场上一比高低。
  中国期盼这一重大突破整整持续了半个多世纪。改革开放以后,我国恢复了国际奥林匹克大家庭中的地位,也参加了从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以来的历届奥运会,但我国的短距离项目始终与世界先进水平有很大差距。
  刘翔显然是幸运的,因为他生活在这个新时代。新时代为他的成功提供了所有必须具备的条件,所以他能脱颖而出。这里我们很自然地想起了另一个人,但那个人与刘翔的遭遇根本不可同日而语。那个人叫刘长春,也是一名短跑好手。他1909年出生于大连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小时候就特别喜爱体育运动。1927年在大连中华青年会举办的春季运动会上,他的100米成绩达到11秒。同年一个偶然的机会,他被张学良之弟张学铭带回沈阳,被东北大学破格录取为预科生。该校体育系成立后,他正式转为东北大学体育系学生。
  1929年,张学良将军邀请德国和日本的一流运动员来沈阳,进行三国田径对抗赛。比赛结果刘长春在100米中以些微之差负于德国名将,成绩为10秒8。而另一名德国名将以及日本的“短跑怪杰”吉冈隆德和“飞毛腿”冈健次郎全都被刘长春甩在了身后。这一成绩是当时远东地区的最好成绩,刘长春也因此登上了远东短跑之王的宝座。
  1931年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了“九一八"事变,迅速占领了东北三省, 1932年成立了伪满洲国。刘长春在事变后的第二天回到自己家中。
  日本为了使伪满洲国的地位合法化,竟打起了刘长春的主意,导演了一场所谓刘长春代表伪满洲国参加奥运会的闹剧。日本代替伪满洲国政府向国际奥委会申报刘长春等出席奥运会的名单。刘长春得知这一消息后,立即在《大公报》上发表声明:“苟余良心尚在,热血尚流,又岂能忘掉祖国,而为傀儡伪国做牛马?”这一声明给了日本帝国主义当头一棒,使其阴谋大白于天下。
  在洛杉矶奥运会举办前夕,中国的许多有识之士提出中国应派代表参加,以揭穿日本帝国主义的阴谋。而国民党政府怕得罪日本人,借口没有经费,宣布不派代表参加,只派体协总干事沈嗣良作为观察员前往美国。
  对此,张学良将军明确表示:政府不支持我支持。他出资8000元作路费,还把刘长春请到自己的官邸予以勉励。1932年7月1日在东北大学体育系的毕业典礼上,张学良宣布东北大学学生刘长春和体育教授宋君复(教练兼翻译)代表中国参加第10届奥运会。
  1932年7月10日上午10点,刘长春从上海启程乘坐邮轮前往美国。经过整整3周的海上航行,于7月29日下午4点抵达洛杉矶。第二天奥运会就开幕了。7月31日,比赛正式开始,刘长春参加了当天举行的100米预赛。刘长春经过长途颠簸,时差尚未倒过来,一路又无法训练,当然不可能达到最佳竞技状态,于是惨遭淘汰。尽管如此,在刘长春于9月16日返抵上海时,他仍受到上海各界人士的热烈欢迎。
  显而易见,刘长春首次代表中国参加奥运会未能取得理想的成绩,这不仅是他个人的不幸,更是当时灾难深重的祖国的不幸。新旧社会两重天,刘翔与刘长春的例子,可以给人们很多很多的启迪。


上一篇:下一篇:坚持科学发展观再创新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