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锋同志牺牲已经50年了。想起50年前,当我们戴着红领巾,唱着“学习雷锋好榜样,忠于人民忠于党,爱憎分明不忘本,集体主义思想放光芒……”的时候,我们曾经在学校里帮助学习有困难的同学补习功课,我们曾经为家庭生活艰辛的同学捐布票钞票做衣裤,我们曾经在苏州河的桥边帮助工人把沉重的三轮车推上桥头,我们曾经在火辣辣的太阳下为值勤的警察叔叔送上清凉的茶水,我们也曾为老奶奶背米袋,搀扶着她走过横道线。那时候我们还小,学雷锋对于我们来说就那么单纯,那么稚气。那时候邻里间和睦相处,你晒在外面的衣被遇到刮风下雨,根本不用担心会被淋湿,邻居阿婆肯定会帮你收起叠好送上门来,有时干脆把钥匙交给阿婆,她还会帮你把热水瓶灌满,等你下班回来就可以直接做饭烧菜了。那时候民风淳朴,路不拾遗、夜不闭户,你丢失了东西肯定能回到你手上,即使没有留下什么寻找的线索,你也可以在失物招领处找回你的东西。虽然那时候国家刚刚度过困难时期,我们的物质生活与现在比贫乏得多,但是人们的精神状态是振奋的、高尚的,那时候的社会风气真是好啊,至今让人怀念。
在缅怀雷锋的时候,我们要想一想,今天我们应该怎样学雷锋?
时代已经变了,中国已经处于改革发展的新阶段,中国经济总量已居世界第二位,我们的物质条件与50年前相比好了许多。现在我们不一定需要像当年那样去推桥头、送凉茶。但是,无论时光如何流逝,世事怎样变迁,雷锋精神却是我们这个社会永远需要的,其所彰显的道德品质和人格力量都是当今社会所应坚守的。中央领导同志最近指出:雷锋是永远的榜样,雷锋精神是不朽的丰碑。雷锋精神以坚定的理想信念为根本支撑,蕴含着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赤诚真情,始终具有激发人民团结奋进的强大力量。雷锋精神以人民至上为价值取向,把关爱他人、助人为乐当作最大幸福,始终具有感动人心、温暖社会的道德温度。雷锋精神以艰苦奋斗为人生品格,崇尚勤俭节约,彰显优良传统,始终具有引领社会文明风尚的长久魅力。雷锋精神以敬业奉献为不变信条,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始终把普通工作岗位作为实现人生价值的舞台。
最近被中央文明办授予 “当代雷锋”称号的郭明义同志是新时代的活雷锋。郭明义是辽宁鞍山的一名普通钢铁工人,他20多年来累计无偿献血6万多毫升,相当于自身血量的近10倍;他先后为“希望工程”、困难职工和灾区群众捐款12万多元,资助贫困生180多名,自己却过着清贫的生活。郭明义被身边人誉为新时期的“雷锋传人”。胡锦涛总书记在2010年8月批示:“郭明义同志是助人为乐的道德模范,是新时期学习实践雷锋精神的优秀代表。要大力宣传和弘扬郭明义同志的先进事迹和崇高品德,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强大精神力量。”
平凡之中彰显伟大。雷锋和郭明义就是这样的平民偶像。他们的动人事迹无关职业和环境,他们所做之事也非轰轰烈烈,但细微之处体现的人性光辉却格外耀眼。这让各行各业的人们,尤其是普通老百姓既感到亲切,又可以在他们身上找到自己可以学习和效仿的地方。如果人和人之间都彼此冷漠相对,面对陷入困境的他人都拒绝伸出援手,还能称之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吗?
雷锋精神的经久不衰和郭明义的现实榜样,正说明了人们对真善美的渴望和追求从未停止,也再次证明了中华民族薪火相传的伦理道德仍是保持民族和社会凝聚力的核心力量。
我们必须适应社会生活新变化,深入挖掘雷锋精神的博大内涵和当代价值,丰富学雷锋活动的形式载体,建设弘扬雷锋精神的网络平台,不断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学雷锋、做好事,人人可学、处处可为,要引导人们从自己做起、从身边做起,从日常小事做起,使学雷锋活动多样化、具体化、生活化。我们要按照中央要求,建立学雷锋活动常态化的保障机制,把学雷锋活动作为推动社会文明进步的一项重要任务,融入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全过程,体现到经济社会建设各领域,纳入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单位测评体系,充分发挥政策、法规的导向作用,形成齐抓共管、合力推进的工作格局,推动学雷锋活动持续深入开展;要激发人们思想道德建设热情,激扬人们心中蕴藏的美好思想品德,解决道德领域突出问题,匡正道德失范,矫正诚信缺失,提升社会道德水平,引导人们做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传承者、社会主义道德规范的实践者、良好社会风尚的创造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