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前,老爸到厦门来度假。一天,他津津有味地翻阅我书架上《中国女院士林兰英》一书。这本书是我战友写的,因为忙我还没来得及看。我便问他,怎么样,好看吗?爸说,这位女院士真了不起,研究成功了世界上第一片太空半导体砷化钾单晶,怪不得人们称她为太空之母。中国半导体事业能有今天,离不开这位功臣……听老爸讲得那么动情,我不由灵机一动说,爸,您才60多岁,身体好,精力充沛,能不能把您的传奇人生写一写?爸说,有什么可写的?我说,怎么没什么可写?现在的一些年轻人演火了一部电影、唱红了一首歌,就写书出书,像您这样的老干部每个人的经历都是一本丰厚感人的书,何不把它写出来?比如,您苦难的童年,16岁参军,19岁当区长,23岁任县委书记,连毛泽东都称赞过您。还有在四野时跟“座山雕”这股顽匪周旋并负伤、“文革”受迫害差一点命送黄泉、“文革”后带领中国农业专家组出国援外、退二线又担任江西省第一任农业函授大学校长等,把这些写出来,对我们后代来说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爸犹豫片刻说:“写书?我能行吗?”“怎么不行,”我说,“您当区长时就开始在《辽宁日报》上发表文章,以后文章不断。特别是在《江西日报》上发表过较长的理论文章,其中一篇《科学技术就是生产力》还引起挺大反响,您不记得啦?”爸开始深思,不多久他的深思变成了文字。爸的文字干净、利落,没有“泥泞、灰烬”的拖累,但离出书的要求还有一段距离。很可惜,第一稿的十几万字被儿女们毫不犹豫地“枪毙”了。他接受了我们提出的修改意见,又开始第二稿的写作。
第二年,老爸的书终于变成了铅字,我们凑钱为他的书发行。真没想到,他的书还挺有市场。他带着他的书去曾经工作过的老区签名售书,居然造成了轰动效应。结果,他不仅没赔本,还赚了一笔。
老爸写书、出书不仅丰富了他的晚年生活,而且激发了他的创作欲望。不久,他又开始写作了。不过这一回他写的不是自己,而是他用心构思的一部近30万字的长篇小说。我为老爸的举动大吃一惊。最近,老爸的长篇小说《沧桑正道》已经出炉。看来,他的写作欲望好比脱缰的野马,想拽也拽不回了,正如老爸自己所作的一首诗:
飞流直落白云间,野马脱缰拽不还。
嘶鸣撼得空谷震,高天一泻过大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