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晶莹透亮、香甜软糯”风摩市场的“凌优”牌优质稻米,在连续三年获得“中国稻米博览会十大金奖”、“第五届江苏省食品博览会金奖”、“第八届中国业利新技术、新产品博览会银奖”、“中国市场放心健康食品”等殊荣中,让它的出产地革命老区淮安市淮阴区凌桥乡的农民走上了致富之路。然而,说起“凌优”品牌稻米的前世今生,凌桥乡世代种米为生的农民真是感慨良深。
占有淮河、运河、盐河、淮沐河、张福河水源丰足优势的凌桥乡,自古就是出产稻米的好地方。到了上个世纪末,随着科技进步,各地各种品牌的优质稻米不断涌现,而口碑一向颇好的凌桥米却江河日下,面临着卖粮难的尴尬局面。
2000年,凌桥乡党政领导横下一条心,要在稻米种植、销售上打翻身仗。他们领着8个村的党支书和种稻大户、营销大户,赴广东、福建、浙江等产稻区实地取经。在弄清落后于人的原因后,乡党委作出了两条决策:一是,依靠科技进步,培育优质稻种,坚决走“品牌”路线;二是筹建凌桥乡米业协会,“抱成团闯市场”,目前,已有22630 户入会,种植水稻16万亩,平均亩产1100斤,每亩纯收人1000元以上,全年农民增收600多万元。
米业协会拿出25万元,去省农科院、市农科所,请专家能人来凌桥的农户田头现场进行技术指导,使3600多人次的种稻人与科学种田结缘。在此基础上,米业协会还将200多名有一定文化基础的种稻能手分期送到淮安生物工程技术学院培训,学习优质稻米栽培技术及市场营销,让他们成为“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
在夯实了基础后,他们组织6000多户农民广种“凌粳971”良种水稻,当年就取得了成效。“凌梗971”产出的稻米非但籽粒整齐,米质佳,吃口好,而且产量也高。
新米上市,市民反应良好。尽管售价比市场价还略高,但销路却一路飘红。小试牛刀便有所斩获,凌桥人从科学种田里尝到了甜头。在此基础上,他们又扩大种植,以规模效应确立市场优势。
米业协会采用“自建、共建、民建”的方式建立优质稻米生产基地。协会所属的凌桥米业有限公司对基地农民严格按照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技术操作规程指导田间作业,全部使用无污染的大运河水进行自流灌溉,还因地制宜地分片选用种植“淮优粳2号”、“淮稻7号”、“徐稻4号”等良种,做到了产量与品质的有机统一。
底气充足的凌桥人更意识到:要想在稻米市场上独占鳌头,必须打出自己的品牌。他们以凌桥米业公司为核心,建立由8个米厂组成的联合体,从国外选购正牌的色选机,购买国内先进制米机械,统一加工工艺,打造出了属于凌桥人自己的品牌“凌优”大米系列产品。
优质品牌米推向市场后,上海、南京、安徽、山东、河北、云南、新疆等地的客商竞相求购,取得了良好的市场业绩。为了进一步提高市场占有率,他们不但在全国建立了136个销售点,形成了营销网络,还通过新疆出口到吉尔吉斯坦,一步步地将“凌优”牌优质稻米打入国际市场。
为了解除农民的后顾之忧,米业协会、公司与农民建立了利益联结的种稻保障机制。从此,凌桥乡农民“种粮先签合同,拿着订单下种子,收购销售有保障”,即便是遇上天灾,种粮人还能得到受灾补贴。
如今凌桥乡的种稻人富了,富得很踏实,因为,他们走的是一条坚持科学种田,坚持品牌战略,走共同致富的金光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