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轨,北周时曾任卫州治中。担任齐州别驾时,先以才干闻名,后来其廉正节操也为人们所更多了解。赵轨东邻院内种着桑树,树枝伸进其院,桑葚熟后落入院内,赵轨见了,忙叫家人拾起来,全部还给东邻。赵轨在齐州四年,政绩显著,被调为京官。离任时,百姓纷纷来送,痛哭流涕,不愿赵轨离开。一个年迈长者代表百姓捧着一杯清水敬奉到赵轨面前,激动地说:“别驾在此任官,从不受贿纳物,一点一滴也不沾老百姓的东西,如今您要走,我们不敢以酒相送,您清廉若水,特献上一杯清水为您饯行。”赵轨一饮而尽,含泪与百姓告别。
读赵轨清廉若水的故事,让人惊异,令人感动。一个封建社会的官员尚且能够做到这般清廉,我们共产党的领导干部是否应该比他做得更好呢?诚然,我们大多数领导干部是能够管住节操,坚持慎始、慎初、慎微的,但也有一些领导干部未必能够做到。不论是过去还是现在,总有那么一些人因为权力大了,地位高了,头脑晕了,经不住钱的诱惑,跌落到罪恶的深渊,既毁了自己的后半生,更损害了群众的利益,损害了党和政府的形象。
不必诅咒金钱的肮脏,金钱本身无罪,金钱之所以能够击倒个别领导干部,全部的原因皆在这些领导干部自己身上。可不是?有的人迷恋享乐,会愈发看重钱的效用;有的人情绪低落,会想到用钱填补内心不平;有的人发现权力即将旁落,便用钱为自己安排后路;更有甚者,因迫于某种压力而干脆随波逐流、同流合污。
迷恋金钱,有时往往是从小事开始的。有的人,起初之时,对钱一分不收,但每每逢年过节,面对烟、酒,面对土特产,总以为是人之常情,总以为不上纲上线,便稀里糊涂一收了之。渐渐地,在不设防里,对一些贵重物品,亦照单全收。此门一开,久而久之,对于收钱,亦始心安理得。于是,从拒收到不拒,从收小钱到收大钱,从受贿到索贿,成了一种必然的轨迹。殊不知,贪欲之门大开之时,亦是别有用心者大肆行贿之时,更是自己走上违法犯罪邪路之时。
“能吏寻常见,公廉第一难。”为领导干部者,既要为“公家”办好事,又要保证自己不出事,干成事,还能干净,这是一种很高的境界。要做到这一条,除了坚持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耐得住寂寞,经得住诱惑,抗得住歪理,尤其必须管住小节。“勿轻小事,小隙沉舟;勿轻小物,小虫毒身”,乃此之谓也。
“中国百姓历来喜欢清官,一个政治家及其亲属在经济上是否清白,是他能否获得公众拥护的主要因素。”郑培民的话,至真至切。为领导干部者必须坚持自重自省自警自励,清廉若水,永葆清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