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之际,我再次看了激动人心的《长征组歌》,又沐浴了一次革命英雄主义精神的洗礼。我边看边思考,在那样空前艰苦的条件下,红军却能以惊人的毅力和勇气,战胜种种难以想象的困难,胜利完成长征,创造了历史奇迹,原因何在,动力是什么?
当看到《过雪山草地》一幕时,激越而豪壮的歌声告诉了我答案:“风雨侵衣骨更硬,野菜充饥志愈坚,官兵团结同甘苦,革命理想高于天。”长征的胜利,就是革命理想的胜利。为了北上抗日,挽救中华民族的危亡,实现伟大的战略转移,红军官兵毅然踏上漫漫征途。他们在长征途中遭遇的不仅是穷凶极恶的顽敌的飞机大炮,而且有凶险恶劣的自然环境,还有断粮少衣缺医少药等种种艰辛。但是,在用伟大理想信念武装起来的红军官兵面前,“万水千山只等闲”无数艰难险阻都一个个被踩在脚下。
理想是一面高高飘扬的旗帜,率领着红军官兵奋勇向前。著名作家王愿坚在小说《七根火柴》中给我们讲了这样一个故事:红军在1935年8月长征过草地时,一位掉队的生命垂危的无名战士,在红军最需要火的时候,把精心保存下来的七根火柴,郑重地委托战友赶上前方交给部队,反映了红军战士为理想而献身,对革命事业无限忠诚的高贵品质。这是成千上万为革命理想牺牲的红军的缩影,正是他们的英勇捐躯,无私奉献,才换来了长征的伟大胜利。
理想是一面催人奋进的战鼓,激励着红军官兵奋勇杀敌,所向披靡。对抢夺泸定桥的勇士来说,对岸是敌人的枪林弹雨,脚下是奔腾呼啸的滔滔大河,他们深知,踏上泸定桥就意味着九死一生,但他们坚信,虽然自己可能牺牲,但革命必定会胜利,没有什么能阻挡红军前进的步伐。
理想是一座光芒四射的灯塔,指引着红军将士奔向胜利坦途。红军长征的日日夜夜,受到几十万敌军的围追堵截,几乎天天要打仗。但是,在革命理想的指引下,红军勇敢无畏,突破一道道封锁线,四渡赤水出奇兵,攻占天险娄山关,踏波逐浪过乌江,奋勇翻越央金山,斗志昂扬过草地,飞兵奇袭腊子口,胜利会师吴起镇……一路艰辛,一路拼搏,终于换来了“三军过后尽开颜”的伟大胜利。
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说:“世界上最快乐的事,莫过于为理想而奋斗。”革命家张闻天也说过:“生活的理想,就是为了理想的生活。”我们今天正在过着的“理想的生活”,就是当年无数红军为“生活的理想”而浴血奋战的结果,许多红军倒在了为理想而奋斗的征途上,用他们的鲜血浇灌着理想的花朵。我们今天纪念长征,就要发扬伟大的长征精神,继承红军未竟的事业,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坚持高举革命理想的旗帜,团结奋斗,务实创新,自强不息,努力开拓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事业,为人民群众,为子孙后代创造更加理想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