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11期●青少年绿洲●

谈艰苦朴素的倡导和培养

作者:浙江省上虞市沥海镇潭头小学 谭海明

当今一些学生对“艰苦朴素”这四个字,好像有些难以接受。他们认为“新中国已经成立50多年了,人们生活富裕了,为什么还要讲艰苦朴素?现在正是应该享福的时候了。”有的家庭孩子上学放学用小汽车接送。孩子用钱阔气,穿戴时髦,生活懒散。有的家长自己长期在外奔波,只知大把大把给孩子金钱,却从不过问子女的思想学习情况。一些学校不再进行勤俭节约、艰苦朴素的教育了,学生们讲吃讲穿讲排场比阔气已被公认为最正常的事。这是十分危险的现象。艰苦朴素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属于品德范畴,学生品德不好则是教育的失败,家长的悲哀。
  我们学校把进行艰苦朴素的教育作为一个重点课题来抓,时时抓,处处抓,使小学生懂得一切劳动成果来之不易,要珍惜它,决不浪费;要爱护一切公共财物和自己的学习、生活用品,以勤俭为荣,浪费可耻。如发现学生淘米蒸饭时,浪费了粮食,我们就组织学生“捡粮队”,把米粒捡起来;发现有学生把剩饭剩菜随意倒掉,就找他们谈话,并指导他们如何处置剩余饭菜;对学生中表现出来的各种艰苦朴素的行为,就及时表扬,并通过学校媒体(比如小报、宣传窗、红领巾广播站等)加以宣传,以树立艰苦朴素的正气。
  我们要求学生从小学会自己的事自己做,不依赖家长和他人,在劳动中不怕脏、不怕苦、不怕累,懂得吃苦耐劳才能获得幸福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