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在清明时节,我就近拜谒了南京航空烈士公墓,以表达对为民族、为国家、为反法西斯捐躯的先烈们景仰和思念之情。
南京航空烈士公墓坐落在紫金山北麓,宁栖公路王家湾段的南面。它依山而建,被苍松翠柏环抱,方圆有500多亩地。这里长眠着一批在抗日战争的年代里,血洒长空壮烈牺牲的中国、前苏联和美国空军飞行员。
走近公墓,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四楹三间、高8米宽10米左右的花岗岩牌坊。正面横额上“航空烈士公墓”六个楷书大字十分醒目。这牌坊是十年动乱后仅存的公墓建筑。正面楹联为“捍国骋长空,伟绩光照青史册。凯旋埋烈骨,丰碑美媲黄花岗”。牌坊背面的楹联是“英名万古传飞将,正气千秋壮国魂”。横批是“精忠报国”。从牌坊拾级而上,是一座六角形碑亭。亭内置有一代伟人孙中山的题字碑。青石碑上镌刻着“航空救国”四个大字。这也许是创建国民党空军是始于孙中山先生“航空救国”的主张。过碑亭而上是绿色琉璃瓦覆顶的祭堂,绕祭堂回廊而上,正面和两侧原是坟场,而现在是摆放整齐的衣冠冢。一方方石碑上刻有烈士姓名、职级和殉职事略。这里安葬着“八·一三”淞沪抗战时先后牺牲的空军先烈。有打破日本空军不可战胜神话的英雄少将高志航;有先后击落日机11架、令敌人丧胆的“中国红武士”刘粹刚;有以一对八创造了三比零击落敌机、威名赫赫的周志开;有舍身撞沉敌舰,以身为弹和敌机同归于尽、视死如归的沈崇海、陈怀民;有一天打落四架敌机,牺牲时年仅23岁的飞将乐以琴等等。在一方方碑石的东和西还各有一座六角记事碑亭。东亭内有一块已有些破损的汉白玉石碑,这是公墓几经沧桑仅留下的原公墓石碑。细看隶书阴刻的碑文时,可知公墓是于1932年8月始建的。碑文的背面还刻着捐助建筑航空烈士公墓者的姓名、官职暨钱币数目。西面的记事亭是南京市政府1995年9月3日立的碑。记述的是1995年8月完工的公墓第三期扩建纪念碑的由来及公祭规模和捐助公墓扩建的国内外人士和单位。
从记事亭中间逐级登高,令人为之一振的是公墓新建的碑群。主碑高15米,碑上镌刻着张爱萍将军的题字“抗日航空烈士纪念碑”。碑体形似两机翼,又如两把尖刀,组成了象征胜利的V字形。纪念碑前是两座中国空军反法西斯并肩战斗、英勇杀敌、血洒长空、视死如归的大型花岗岩石雕像。主碑后是以扇型排列在半山腰的花岗岩英烈碑群30座、60面黑色大理石贴面的副碑,碑上用中、英、俄三国文字写着3305名航空烈士的英名及简略生平。其中中国航空烈士870名,前苏联236名,美国2197名,韩国2名。他们为中国的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他们的英名永载史册,功垂千古。我在纪念碑前驻足肃立,我想,为先烈树碑,是为了牢记历史,是为了永恒的纪念。令人欣慰的是公墓在1995年扩建的基础上,又被列入南京紫金山景点的建设规划中,将成为紫金山北麓的一大景观。按规划还将兴建航空烈士纪念馆。附近还要建登山道和王家湾公园。如今,马路一侧的路灯已经点亮,航空烈士公墓将越来越为世人瞩目。这是南京市政府的功德之举。公墓作为爱国主义的教育基地,将为“树魂立根”教育作出越来越大的贡献。
离开公墓时,我从守墓的77岁老人处购得了一本21万字的中国空军抗战史料书《蓝天碧血扬国威》。为的是表达对先烈的深深敬意,更为的是留作永久的纪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