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1868年日本明治维新后,以“强兵富国”为号召,国力迅速发展,实行军国主义。它把向国外扩张尤其向中国扩张,定为基本国策。1894年至1895年发动第一次中日战争(甲午战争),强迫清政府订立《马关条约》,割去中国领土台湾和澎湖列岛。37年后,1931年日本利用当时世界经济大危机爆发,美英无暇东顾之机,又制造九一八事变,挑起了第二次中日战争。这次战争延续了整整14年,至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投降为止。这是中国自鸦片战争以来反对列强侵略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意义极为深远。今年是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为帮助读者了解这次战争的全过程,本刊从今年第一期起,将这14年战争中的大事连续登载如下。
1931年
9月
18日“九一八”事变爆发。22时20分,日军南满铁路守备队按照关东军司令官本庄繁的密令,炸毁南满铁路沈阳北郊柳条湖一段铁轨,制造了“柳条湖事件”,随即反诬是中国所为。23时许,日军第二师团之第十六、二十九、三十联队袭击北大营中国守军炮击沈阳城。事变发生后,张学良向东北军参谋长荣臻、第七旅旅长王以哲传达蒋介石、南京政府命令:“为免除事态扩大,绝对抱不抵抗主义。”
22日中共中央发表《反对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宣言》,发出“组织群众的反帝运动,发动群众斗争,反抗日本帝国主义”,“组织东北游击战争,直接给日本帝国主义以打击”的号召。
24日在中国共产党的号召和组织下,上海3.5万码头工人举行反日罢工。
28日北平20万人举行抗日救国大会,要求对日宣战,收复失地。南京学生捣毁国民党外交部。
10月
1日上海商业界宣誓不买日货。
2日上海工人举行大会要求国民党政府出兵抗日。
6日日舰4艘载陆战队400人到上海挑衅。
11月
4日日军第十六联队、嫩江支队等在日机配合下,开始向马占山部嫩江桥阵地发起进攻。守军奋起抵抗,给侵略者以重大打击,头7天就毙伤日伪军1460余人。后由于敌我力量对比过于悬殊,加之弹尽粮绝,马占山被迫于19日率部撤离齐齐哈尔。
24日日军在齐齐哈尔捕杀马占山部所遗伤兵和抗日人士数百名。
31日蒋介石在对顾维钧就任外长的训词中说“攘外必先安内,统一方能御侮”。
12月
7日张学良发表告北平各校同学书,表示本人保证“不屈服、不卖国、不贪生、不怕死”。
10日国联理事会正式通过关于解决满洲问题决议案,决定派遣代表团(由英、美、法、德、意五国委员组成,李顿为团长),调查东北事件。
15日蒋介石通电下野。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第四次临时常务会议决议:准蒋介石辞去本兼各职,林森代国民政府主席,陈铭枢代行政院长。
17日汇集于南京的北平、天津、上海、武汉、广州、济南等全国各地学生,会同南京学生3万多人,举行联合大示威。当示威队伍行经珍珠桥时,国民党军警突然发动袭击,打死学生30多人,伤100多人,制造了“一二·一七”珍珠桥惨案。
19日上海文化界反帝联盟成立。
1932年
1月
2日日本关东军侵占锦州,中国军队撤至关内。至此,东北三省大部沦陷。
15日中国共产党发表反对日本占领锦州的声明。
20日驻沪日军便衣队和特务机关借口日僧侣被害,联合日侨焚毁三友实业社,捣毁北四川路中国商店。24日日本特务又纵火焚毁日公使重光公馆,制造进攻上海的借口。
21日在帝国主义的撮合下,蒋介石重返南京,与汪精卫共同掌握党政大权。
27日哈尔滨保卫战开始。参加此役的吉林抗日武装近3万人。此役历时10天。李杜等爱国将领亲临第一线指挥,给敌以有力打击。后因伤亡过大,又无后援,被迫于2月5日撤离哈尔滨。
△日本海军陆战队在浦东登陆,日军舰集中于黄浦江示威。
△中共中央发出《中央紧急通知》,指示发动总同盟罢工,反对日本帝国主义占领上海。同日还发出《中共中央为武装保卫中国革命告全国民众书》,号召民众自动武装起来反对日本帝国主义。
28日“一·二八”事变爆发。夜12时,日军突然袭击中国上海驻军,强占闸北。十九路军在蒋光鼐、陈铭枢、蔡廷锴的领导下,奋起抵抗。
31日中共中央发表《中国共产党中央为上海事变第二次宣言》,再次号召武装群众保卫上海。要求立即撤退日本的海陆空军。要求国民党释放一切政治犯。
2月
1日中共中央发表《中央关于上海事件的斗争纲领》。
3日英、法、美、意、德五国公使照会中、日两国,要求中日两国停战撤兵,划上海为“中立区”。国民政府外交部于4日答复五国表示同意,但日方拒绝。
4日十九路军捷报频传。是日中国吴淞守军击败日军进攻。日军更换主帅,由野村中将取代盐泽任驻沪舰队司令。5日,日军全力进攻闸北,又被中国守军击败。7日,野村率新增援的日陆军进攻吴淞,复遭失败。中国军队接连获胜,士气大振,复于8日在闸北重创日本海军陆战队。
12日宋庆龄赴吴淞慰问十九路军将士。
15日中共中央发表《中央为上海事变给各地党部的信》,指出:“宣传民众,组织民众与武装民众,这仍旧是我们党目前的中心任务。”
17日,在关东军司令官本庄繁监视下,决定成立伪“东北行政委员会”,并决定成立“满洲国”,设伪都于长春。
19日美国声明,不承认“满洲国”。
21日 国民政府外交部发表宣言,否认东北“独立”及一切伪行政组织。
22日上海守军击退日军2万余人对庙行的进攻,给敌以重大杀伤。日军继续增兵上海,并三易主帅,改派白川大将为侵沪日军最高指挥官。
26日中共中央作出《关于“一·二八”事变的决议》,主张“立刻成立革命军事委员会,领导这一民族的革命战争”。
3月
1日日军增援部队到达上海后即向上海守军发起全面攻击。十九路军和第五军腹背受敌。
2日十九路军与10万日军相持33天后,因后援不继,浏河后路亦被日军抄袭,乃实行撤退。
9日“满洲国”在长春宣布成立,溥仪就任伪执政,定伪年号为大同。
4月
15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主席毛泽东发布《对日战争宣言》号召:“全国工农红军和广大被压迫民众,以民族革命战争,驱逐日本帝国主义出中国。”同日,临时中央政府主席毛泽东、副主席项英、张国焘签署《关于动员对日宣战的训令》。
5月
5日《上海停战协定》英文文本由郭泰祺、重光葵在沪签字,中日文本于16日签字,协定规定上海至苏州、昆山地区中国无驻兵权,承认上海为非武装区,而日军可在上述地区驻兵。
9日中华苏维埃临时中央政府发出《反对国民党出卖沪淞 协定通电》,号召群众进行民族战争来保卫中国的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
23日爱因斯坦、罗曼·罗兰、宋庆龄等联合发起国际非战大会。
△蒋介石下令,调驻沪十九路军立即开往福建“剿共”。
6月
7日日本陆军省公告:从“九·一八”事变以来,日军在东北战场死伤计4163名。
12日-19日蒋介石在庐山召开“剿共”军事会议。设立“剿共”总部于汉口,蒋自任总司令,开始对苏区的第四次“围剿”。
9月
15日日军制造“平顶山惨案”。日军以14日辽宁民众自卫军夜经抚顺附近平顶山煤矿区,打死日军3人为由,派出日军200余人至平顶山村,将该村和附近两个村子共3000余居民集中于平顶山西南山沟,先用机枪扫射,然后用煤油焚尸,除一名5岁女孩方素荣逃生外,全部遇难。
27日东北义勇军克复锦西县,28日收复通辽。
1O月
6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发表《反对国联调查团报告书通电》,严厉谴责该报告是“最公开无耻地宣布了瓜分中国的计划”。揭露国联“调查团”出卖中国以讨好日本。号召全国人民武装起来,奋起抗日,以求中华民族完全解放和独立。
27日国民党不顾全国人民反对,训令国联中国代表,原则接受国联调查团报告书。
12月
31日中共中央发出《中央关于“一·二八”周年纪念的通知》,要求“用群众的力量,开展反抗国民党的投降与对群众反日反帝斗争的压迫屠杀”。本日,宋庆龄、鲁迅、蔡元培、杨杏佛等发起组织“中国民权保障同盟”。“(未完待续)
(资料来源:第二次中日战争纪事、中国现代史大事记等)
(晓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