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01期●青少年绿洲●

不仅要教好书更要育好人

作者:扬州教育学院二○○○届学生 周蓉

 《大江南北》杂志是我偶然发现的,随手翻阅了几篇,我就深深地喜欢上了它。刊物里介绍了许许多多革命者的事迹。那些原本离我们很远的事好像一下子拉近了很多。虽然我不能亲身经历那样的场景,但在阅读的过程中,我感受到了战争年代的硝烟和革命者的伟大。
  阅读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大江南北》上两篇有关日本的文章:一则是说日本一些右翼分子,美化侵略历史,他们将当年对我国的侵略战争,竟然在教科书上写成“是为了自卫和解放亚洲的战争”。我看了之后十分气愤。众所周知,当年日本发动对华战争完全是一种侵略战争,它给我们民族造成了深重的灾难。这段历史已经过去半个多世纪了,可是日本的—些人至今仍不承认这段历史,还极力掩盖它、歪曲它,甚至美化它!这是我们每一个中国人不能接受的。
  过去,日本侵略者之所以胆敢欺负我们,主要原因是我们贫穷、落后,我们要牢记“落后挨打”的历史教训。新中国成立以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综合国力、经济实力、国防力量都有了很大的增强。今日的中国不再是过去的中国,可是日本的一些右翼分子还在叫嚣什么:“过去中日甲午海战打了四天,现在如果再打,只要两个钟头就可以把中国的海军消灭。”这真是白日做梦、狂妄之极!同时还可看出,日本一些右翼分子亡我之心不死,我们要时刻保持警惕。
  另一则是关于在“九·一八”事变纪念日前夕,有一大批日本人来到我国珠海,进行集体“嫖妓”。在这样一个特殊的日子里,日本人虽然不是用飞机、大炮来侵占我们的国土,却是坐着飞机来侮辱我们。我们每一个中国人无不为此感到义愤!同时感到我们有些中国人为了钱,竟然提供这样伤风败俗的服务,干出这种不顾人格、国格的勾当来,实在让我们痛心不已!
  曾经在《读者》上看到一篇关于日本广岛和中国南在遭受了一场浩劫之后两者的对比。广岛将被原子弹轰炸的残骸都完好地保存着,让日本人永远都记住这个历史;而南京却难找到当年屠城的遗址。广岛在2001年8月6日,公布原子弹受害者221893人,精确到个位;南京大屠杀死难人数30万人以上,纪念馆“哭墙”上只刻有3000个死者的名字。广岛每年8月6日,举行悼念大会,8月15日,钟声汽笛鸣响,工厂、学校、机关停止一切工作,全城哀悼;南京大屠杀纪念大会从1985年开始,1997年才有了拉响防空警报和车船汽笛的做法,除了悼念大会现场,鲜见肃立默哀的场面。广岛参加纪念大会的有5万多人,占全市人口的1/12,南京大屠杀纪念大会的人数2000左右,最多不到1万人,占全市人口的1/2500或1/500……这也是值得我们深思的!
  现在的生活固然优越,但历史的耻辱是不能忘记的。在某种程度上,遗忘就等于背叛,旧中国贫穷、落后,才使得许多列强想瓜分我们;要知道,老一辈革命家经过了多少枪林弹雨,抛头颅、洒热血才换来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要知道,建设更加富强的中国的重担落在了我们这一代人的肩上,而这一代人没有高度的民族精神是万万不行的。
  我是一名即将毕业的师范生,不久将走上讲台。面对的是祖国的未来,担当的是教书育人的责任。不仅要教好书,更要育好人,要把学生培养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要完成好这样艰巨而光荣的任务,就要不断地学习,不断地提高自己,增强这方面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就要运用各种德育资源,加强思想教育。在这方面,《大江南北》为我们提供了一份不可多得的好教材,这份材料内容十分真实、生动,读起来亲切。经常学习它,不仅可以使我们了解过去,了解老一辈是怎样为民族解放和振兴而浴血奋战的,而且可以使我们倍加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增强我们这一代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责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