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位领导同志在一次干部大会上说了这样一番耐人寻味的话:过去“与群众打成一片”我们靠的是“同吃同住同劳动”,今天我们虽然不必拘泥于这“三同”,但“与群众打成一片”的优良传统不能丢,我们要把握“三同”的本质要求,用真心打动群众,凭真率接近群众,听真话融入群众,动真格帮助群众,如此,我们必然能赢得群众,争取群众的广泛支持和拥护。
真心打动群众,不是挂在领导干部嘴上的套话、时髦话,而是要靠实实在在的行动来证明。1966年4月1日,周总理到地震严重的河北慰问受灾人民,这天上午,王口公社和郭西公社的社员们齐集广场。11点20分,周总理来到广场,登上一辆卡车,正准备向群众发表慰问讲话,突然发现现场的群众是迎着风口坐的, 原来,当地政府考虑到总理身体不好,希望总理在背风的地方讲话,而周总理只说了一句话:听我口令,向后转。然后命令司机调转方向,开到群众面前,总理迎风而立,而群众则可背风听他讲话了。毋须多言,此境此景,群众心中还能不涌起对“人民总理”周恩来的无限热爱?虽说总理与普通群众的地位不同,可他们之间的感情融洽在一起了。
群众与领导干部有时打不成一片,不是别的,而是因为有的领导干部太高高在上,太居高临下,表现在下基层时,总是讲排场、摆阔气,好前呼后拥,这般架势,分明就与群众格格不入,群众谁愿意接近领导干部?著名记者、新华社原社长穆青却迥然不同,他表现得真诚直率,平易近人,平日里喜欢轻车简从,喜欢钻山沟,进农舍,坐在老百姓的炕头上拉家常, 喜欢同普通群众和基层干部交朋友。凭着一片真情,他与广大群众打成了一片。郑板桥诗云:“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封建时代的一个县太爷还能如此关心民间疾苦,作为共产党人,我们是不是更应该“与群众打成一片”,更关爱群众呢?
“与群众打成一片”,对领导干部来说,一定要真心实意去关心群众的利益,殚精竭虑去帮助群众解决他们反映的问题和困难。这也是真正意义上的“与群众打成一片”。河南登封市因公殉职的任长霞,在担任公安局局长3年间,仅处理群众来信来访就达3467人,平均每天处理3宗多。凭着群众提供的线索,她带领公安干警破案3420起,捣毁黑势力20余起,查结1998年以来控申积案100多起。正如她所说:“群众的事哪怕再小,都要查个水落石出。”有着这样强烈的执政为民的群众观和责任感,任长霞何愁不能“与群众打成一片”?任长霞之所以能成为公安战线一面英雄的旗帜,受到广大人民的敬仰,这也正是她力量的源泉。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的历史进程中,人们殷切期望各级领导干部与群众打成一片,从而更好地教育群众、动员群众、引导群众群策群力,为现代化建设提供坚实的群众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