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01期●随感录●

参观海瑞祠后的困惑

作者:蒋星煜

当年筑新安江水库,迁出了25万人。淳安、建德两个县城沉在水底,水深处超过100米,于是形成了千岛湖。
  淳安、建德两县,名胜古迹称著者不多,如今重建者只有龙山岛的海瑞祠。作为海瑞研究者的我,曾两度赴海南岛琼山县瞻仰其祠堂、陵墓。如今到了千岛湖,岂有过门不入海瑞祠之理,当然要去寻访的。
  龙山岛原来就是一处古迹,宋代朱熹曾去此讲学,现存石峡书院遗址。海瑞祠修建在石峡书院附近,应该说这个主意不错。让这两个历史名人徜徉湖光山色时正好彼此做个伴,以免过于寂寞。
  海瑞于嘉靖年间任淳安县令四年之久,真正做到了轻徭薄赋,爱民如子。尤其难得的是他严惩浙闽总督胡宗宪的儿子,又巧妙地阻止严嵩死党鄢懋卿入境扰民。这两件事他都冒了极大的风险,为了使老百姓安居乐业,他不考虑得失生死,就这样做了,真是大快人心。他离任后,淳安县男女老少都深深怀念,于是修建海瑞祠,以志不忘。这是海瑞祠的来历。
  进入海瑞祠之后,我以为里面的布置和讲解都会以这些历史事件为主而进行,哪里知道工作人员只顾推销香烛,让游客们依次上香祈祷。完全把清官海瑞作为神仙对待了。其实,海瑞根本不信神仙之说,他的《治安疏》等文献都可以证明他是坚决反对向神仙祈求什么寿考财运的。
  更令人难以置信的是墙壁上贴了请求游客捐款的告示,捐上多少元的可以将姓名铭刻在碑上云云。《明史·海瑞传》结语说他“苦节自厉,诚为人所难能”。明人周晖《金陵琐事》一书中有一则《清苦回恨》,说御史陈海楼以半价买米,被海瑞严惩。陈海楼对海瑞恨之入骨。海瑞死后,陈海楼同其他御史到他家,看到海瑞生活的确十分清苦,对海瑞钦佩之至,再也没有什么怨恨之心了。如今海瑞祠工作人员向游客募捐,恐怕对这位历史人物的形象多少有点污染吧!
  我想,古代为历史名人建祠,它的意义也和今人建纪念馆大体相似,无非揭示他们在历史上所起的进步作用,歌颂他们高尚的节操与人格力量。使之神仙化,那已违背了初衷,更何况向游客募捐呢!我不禁为此感到困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