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12期●青少年绿洲●

孩子是“谢师宴”陋习的牺牲品

作者:李根

“谢师宴”早已成为媒体抨击的“过街之鼠”,各地各级政府部门也出台过相关禁令,然而新学期即将开学之前,这种风气还在各地风行,成为这个时节围绕于师生左右的一道独特景致。评说中众口一词,指出“谢师宴”以及所谓的“状元宴”等增加了学生家庭的经济负担,侵蚀了师生情意,年轻的学生也在受这种歪风无情的毒害,幼稚的心灵因为这几桌饭菜而扭曲。攀比欲和虚荣心被诱发,滋生出种种可怕的言行,出现了江苏一个贫困家庭的“准大学生”因为父亲无钱摆“谢师宴”而以“裸奔”相逼的荒唐事例。(《扬子晚报》8月16日报道)

如今“谢师宴”被“赶潮流”的人们演绎得怪模怪样:明知道自己家境贫困或并不富裕,甚至连学费都得东拼西凑地筹集,还撑起面子办酒席。规格越来越高,排场越来越大。追求“品位”和“身份”。殊不知,“谢师宴”上捞到了“面子”和“档次”,却失去了人和人、老师和学生应该具有的亲近、和谐。富裕者借机大大炫耀、权贵者趁机大捞攀附人的油水,这在年轻的学生眼前完全展露了人世的炎凉和丑恶。这些灰色的一面,直接损伤了涉世不深的学生的心灵。权贵家的学子增添了浅薄的优越感,贫困家庭的孩子加重了自卑心理。

变质变味的“谢师宴”,污染了青年学生的价值取向和社会观念,吃掉了金钱,吃掉了情感,吃掉了年轻一代精神,使他们成为这等陋习的牺牲品。“谢师宴”,让人悲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