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
7月
8日 中国共产党为日军攻占卢沟桥通电全国,指出:“华北危急”,号召全国军民“团结起来,筑成民族统一战线的坚固长城,抵抗日寇侵略”!
15日 中共中央向国民党发出《中国共产党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宣言提出了中国人民为民族解放奋斗的总纲领。
17日 中共代表周恩来、秦邦宪、林伯渠等赴庐山与国民党蒋介石、张冲、邵力子谈判国共合作问题。经过多次谈判,国民党被迫表示承认共产党的合法地位;承认陕甘宁边区政府。
23日 中共中央发表《为日本帝国主义进攻华北第二次宣言》。同日,毛泽东发表《反对日本进攻的方针、办法和前途》。
28日 日军进攻北平南苑。当地中国驻军顽强抵抗。第二十九军副军长佟麟阁、一三二师师长赵登禹亲赴前线督战,壮烈殉国。
29日 北平陷落。天津于30日陷落。
8月
13日 日驻沪陆军及海军陆战队,向上海江湾、闸北市区发动进攻。驻沪第九集团军总司令张治中率部奋起抵抗,淞沪抗战爆发。
20日 中共中央军委根据国共两党达成之协议,把在陕甘宁地区的红军主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全军46000人。
22日-25日 中共中央在陕北洛川县冯家村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会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目前形势与党的任务的决定》和《抗日救国十大纲领》。
△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正式宣布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朱德、彭德怀分任正副总指挥,叶剑英为参谋长,左权为副参谋长,任弼时为政治部主任,邓小平为副主任;林彪为一一五师师长,聂荣臻为副师长;贺龙为一二0师师长,肖克为副师长;刘伯承为一二九师师长,徐向前为副师长。
9月
6日 陕甘宁苏维埃政府改为陕甘宁边区政府,首府设在延安,辖陕、甘、宁三省的23个县。
23日 蒋介石发表《对中国共产党宣言的谈话》,承认中国共产党的合法地位。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25日 —一五师在林彪、聂荣臻率领下,将正向平型关进攻的日军板垣第五师团第二十一旅后续部队全部歼灭,共计1000余人。这是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取得的第一次大胜利。
10月
2日 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达成协议,将南方八省十三个地区的红军游击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1938年1月新四军军部在南昌成立,三四月间由南昌移至皖南岩寺。下辖四个支队和一个特务营。叶挺、项英分任正副军长,张云逸任参谋长,袁国平、邓子恢分别任政治部主任、副主任。陈毅任第一支队司令员,傅秋涛任副司令员;张鼎丞任第二支队司令员,粟裕任副司令员;张云逸兼任第三支队司令员,谭震林任副司令员;高敬亭任第四支队司令员。全军一万余人。
13日 由雁门关南犯之日军(板垣师团等部约5万人)向忻口第二战区守军发起进攻。第二战区为保卫太原,集中8个军16个师约10万兵力,以第十四集团军总司令卫立煌任前敌总指挥,进行阵地防御战。在八路军侧翼有力配合下,经20多天战斗歼敌2万余人,守军伤亡数万人。11月2日,守军奉命转移,忻口战役结束。
27日 国民党军八十八师五二四团团附谢晋元率部坚守上海闸北四行仓库,抵抗日军进攻,坚守四昼夜,时称“四行孤军”,被誉为“八百壮士”。
11月
8日 太原失守。
12日 日军占领上海。历时3个月的上海抗战结束。此役毙伤日军6万余人。
△毛泽东在延安党的活动分子会议上作《上海太原失陷以后抗日战争的形势和任务》的报告,强调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坚持全面抗战的路线;反对阶级投降主义和民族投降主义。
20日 国民党政府通告中外,迁都重庆。
12月
13日 日军占领南京。日军进城后进行了灭绝人性的大屠杀,南京军民30多万人被杀害。
1938年
1月
6日 新四军军部在南昌正式成立。中共中央东南局同时成立,书记项英。
2月
15日 中共中央军委复电项英、陈毅,同意向苏浙皖边区发展游击战争,并指出,当时最有利于发展的地区是苏南茅山地区,要求在那里建立根据地。
3月
14日 新四军第四支队到达皖南霍山县波疃地区集中,高敬亭任司令员。
23日 日军进攻台儿庄。在第五战区司令官李宗仁的指挥下,孙连仲第二集团军固守台儿庄,汤恩伯第二十集团军协同孙部围歼进攻台儿庄之敌。至4月6日,战斗胜利结束,毙伤日军1万余人。
4月
4日 新四军军部由江西南昌移至安徽歙县岩寺。
28日 新四军先遣支队在粟裕率领下,挺进江南敌后,作战略侦察。
5月
1日 日本首相近卫发表演说,称对华绝不“退让”。
4日 毛泽东致电项英,发出《关于新四军应进行敌后游击战争的指示》。指出:“在茅山根据地大体建立起来之后,还应准备分兵一部进入苏州、镇江、吴淞三角地区去,再分一部渡江进入江北地区。在一定条件下,平原也是能发展游击战争的。”
12日 新四军第四支队第九团一部在皖中巢县(今巢湖市)蒋家河口设伏,歼灭日军第六师团坂井支队守备队20余人,首战告捷。
14日 中共中央发出《中央关于新四军行动方针的指示》。指出:“在目前形势下,在敌人的广大后方,即使是平原地区,亦便利于我们的游击活动与游击根据地的创立。我们在那里更能自由的发展与扩大自己的力量与影响。只要自己不犯严重错误与慎重从事,是没有什么危险的。”
15日 毛泽东指示新四军,力争到苏浙皖边发展游击战,但在目前最有利的发展地区还是在江苏境内的茅山山脉,即以溧阳、溧水地区为中心,向南京、镇江、丹阳、金坛、宜兴、长兴、广德线上之敌作战,必须建立根据地。
19日 徐州失守。
20日 毛泽东指示十八集团军总部及长江局:徐州失守武汉危急,我军准备向鲁、苏、豫、皖四省挺进。
26日 毛泽东5月26日至6月3日在延安抗日战争研究会上发表《论持久战》的演讲。毛泽东总结了抗战10个月来的经验,批判了“亡国论”和“速胜论”,指出中国的抗战是持久战,而不能速胜,并且必须采取人民战争的方针才能取胜。
6月
1日 新四军一支队由南陵出发,越过芜(湖)宣(城)敌封锁线,向敌后镇江、句容、丹阳、金坛地区挺进,不久到达茅山,开创苏南抗日根据地。
17日 粟裕率新四军先遣支队于镇江南韦岗伏击日军,击毙日军少佐以下数十人,江南新四军首战告捷。
7月
1日 新四军军部北移至皖南泾县云岭。
9月
29日 中共中央六届六中全会在延安开幕,11月7日闭幕。毛泽东代表中央政治局作了《论新阶段》的政治报告;王稼祥传达了共产国际的指示;张闻天、朱德、周恩来分别作了党的工作、军事工作、统一战线工作的报告;刘少奇、项英、博古分别作了北方局、新四军和党的青年工作的报告。全会决定,党在敌后的战略部署是,巩固华北、发展华中。全会决定撤销长江局,成立以刘少奇为书记的中原局,成立以周恩来为书记的南方局。
10月
1日 中共河南省委根据周恩来、叶剑英的指示,派彭雪枫从河南确山竹沟新四军留守处,带领各地投奔来的抗日青年,组成东进游击支队,挺进豫东;抵达西华社岗后,与吴芝圃领导的第三支队及肖望东领导的先遣大队合编,组成游击支队,共计1020人。彭雪枫任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吴芝圃任副司令员。
21日 日军第二十一军攻占广州,华南大片国土随之沦陷。
25日 国民党军被迫撤出武汉,日军占领武汉。据国民党军宣布,日军进攻武汉伤亡达10万以上。
12月
2日 日军大本营下达命令,确定侵华日军以主要兵力进攻八路军、新四军和敌后抗日根据地,“确保占领区,促使其安定,以坚强的长期围攻的阵势,努力扑灭抗日的残余势力”。
16日 日本内阁为加强对中国占领区的统治,扶植汉奸政权,成立了“兴亚院”,作为对华战争中实施政治谋略的指导和决策机构。其任务是配合作战行动,加强“治安”和建立伪政权工作,争取和收买国民政府头面人物与日“合作”。
(资料来源:《第二次中日战争纪事》《中国现代史大事记》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