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次先进性教育活动中,我们淮阴区委结合淮阴的实际,提出了在广大党员中开展“继承八十二烈士遗志,争做优秀党员”主题活动。我们认为,要深入开展好这次主题活动,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首先要深刻理解刘老庄八十二烈士精神的内涵。
1943年3月18日,新四军第三师十九团二营四连的八十二位战士,在刘老庄乡与一千多名日寇遭遇,从拂晓激战至黄昏,终因寡不敌众,最后全部壮烈牺牲。刘老庄战斗是中国人民万众一心、英勇顽强、不屈不挠、前仆后继的无数战斗的一个具体缩影,更是淮阴人民革命斗争史上重要而辉煌的篇章。今年是中国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当我们站在烈士们抛洒热血的土地上追忆这段历史,我们深感刘老庄八十二烈士精神的内涵深刻而丰富,这是伟大的民主革命留给淮阴弥足珍贵的财富,这是我们加快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不可或缺的精神力量。我认为,刘老庄八十二烈士精神内涵的特征至少可以从三个层面加以理解:
第一层面:以英勇为特征
当时宿营于刘老庄的四连战士只有八十二人,弹药又很匮乏,并且处于四面无遮挡的不利地带,与团部相距较远,没有外援。而日军人多势众,装备精良,训练有索,马、步、炮兵配合,形成严密合围之势。八十二位勇士临危不惧,以钢铁般的意志与疯狂的敌人顽强搏斗,从拂晓坚守到黄昏。在弹药殆尽的最后时刻,勇士们迅速烧毁文件,拆散机枪,然后跃出战壕,与敌展开白刃战,直到全部为国捐躯。这种临危不惧、威武不屈的英勇气概,惊天地,泣鬼神!
第二层面:以团结为特征
在刘老庄战斗中,勇士们精诚合作,相互激励,同仇敌忾,生死与共,铸就了一个众达八十二人的英雄群体,实在是一个罕见的奇迹。战斗伊始,明知是以弱对强、以寡敌众,但八十二颗年轻的心,跳动着同一节奏: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在战斗中,他们始终精诚团结,密切配合,没有一个动摇、畏缩、变节。这种共御外侮高度的团队合作精神,锻铸成雄伟的英雄群体形象。
第三层面:以奉献为特征
八十二位勇士在发现强敌进攻时,如果凭借刘老庄百姓的房屋来作掩护,部队的伤亡便可大大减少,但为了村上百姓生命财产的安全,连队主动撤到村外,在一片不利于防守的开阔地上拼搏,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以掩护群众的转移。在八十二位烈士的身上,我们看到的是民族的大义高于一切、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国家的存亡高于一切的崇高的无私的奉献精神。
英勇、团结、奉献,构成了刘老庄八十二烈士精神内涵的基本要素。八十二烈士精神是中华民族最优秀的文化精神和崇高的共产主义精神的完美统一,是共产党人理想精神的集中体现,是中国时代精神的集中体现,具有永恒的价值。我们如何继承八十二烈士遗志,争做优秀党员呢?当前,要在全体党员中突出强化“四种意识”:
一是维护党的权威,强化在党意识。回首我们党走过的风雨历程,目睹当代中国发生的历史性巨变,我们可以自豪地说,我们的党不愧是伟大光荣正确的党,不愧是领导中国人民不断开创社会主义崭新事业的核心力量。每一个共产党员,都应该学习刘老庄八十二烈士的精神,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党,以自己的先进思想和模范行为感染和教育人民群众,为党的形象增光添彩。我们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崇高威望和感召力,是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长期实践中铸成的。所有共产党员都要充分意识到自己在人民群众中的影响,自己的一举一动都关系到党的形象和威信,要着眼党的工作大局,不折不扣地贯彻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
二是时刻居安思危,强化忧患意识。在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中,忧国忧民意识是一份重要的历史遗产。宋代爱国诗人陆游看到国家山河破碎、壮志难酬,在《示儿》中写下“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毋忘告乃翁”的感人诗篇;范仲淹在《岳阳楼记》里发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心声。新的世纪,我们面临严峻的挑战,每个党员更应当学习八十二烈士的精神,要有强烈的忧患意识,只要每个共产党员都具有忧患意识,正视各种困难和挑战,认清前途和方向,就一定能够把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我们党就一定能够更好地肩负起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历史重任。
三是坚持与时俱进,强化时代意识。党的先进性是与时俱进的,党员先进性的具体表现和特点总是同党所处的环境、任务和时代要求相联系。我们党的历史经验表明,能否建成坚强有力的党,与党员的质量密切相关。我们要学习八十二烈士精神,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按照党的十六大对党员队伍建设提出的新要求,坚定地站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前列,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四是明确奋斗目标,强化责任意识。共产党员的职责,最根本的就是实现党的奋斗目标,包括远大目标和现阶段的任务。忘记远大目标,不是合格的共产党员;不能脚踏实地地完成现阶段任务,也不是合格的共产党员。
共产党员要学习八十二烈士精神,不断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充分意识到自己的责任,毫不懈怠地努力工作。要围绕发展的主题,牢固树立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执政理念,发展是第一要务的执政理念,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勤政廉洁的执政理念,不断提高加快发展的能力、统筹发展的能力、加快富民的能力、改革创新的能力和构建和谐社会的能力,在履行职责的过程中为人民掌握好权、用好权。在开展“继承八十二烈士遗志,争做优秀党员”的活动中,全区每一位共产党员都要争做“六个表率”:
一是争做促进发展的表率。“发展才是硬道理”。只有加快发展、尽快实现富民强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才是学习八十二烈士精神的最好行动。全区广大党员都要以加快发展为己任,用自己的能力、智慧和才华推动全区经济和社会更快更好的发展。
二是争做勤奋学习的表率。加强学习,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新世纪新阶段,我们党必须把学习作为全党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我们党员既要认真学习政治理论,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和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又需认真学习业务知识,全面提高业务素质和依法办事、依法行政的能力,还要认真学习科技、历史、法律、国际经济贸易等各方面知识,不断提高自己履行岗位职责的技能和本领。
三是争做践行宗旨的表率。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是我们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第一,思想上必须树立群众观念。党员都要始终做到与群众心连心、心贴心。以民为本的宗旨不能变,想问题、办事情、定政策、做计划,首先要考虑群众满意不满意,答应不答应。公仆的地位不能变,人民信任我们,我们就必须深怀爱民之心;人民养育我们,我们就必须常怀感激之情。颠倒了与人民群众的关系,脱离了人民群众,最终一定会被人民群众所抛弃。第二,工作上必须坚持群众路线。要大兴调查研究之风,深人基层,深人实际,了解实情,掌握第一手资料。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要知实情,出实招,求实效,努力为广大人民群众多办好事实事。第三,作风上必须让群众满意。群众评价干部,主要就是看你为老百姓办了多少实事、做了多少好事,让群众得到了多少实惠。因此,党员干部必须转变作风,扑下身子,真心实意地为群众干一些摸得着、看得见、得实惠的事。
四是争做开拓创新的表率。创新是发展的不竭动力。一是要有良好的精神状态。良好的精神状态是一种强大的动力,实践证明,精神状态直接关系到事业成败兴衰。“心弱则志衰,志衰则不达”,心有旁骛,萎靡不振,干工作三心二意,遇到困难退避三舍,这样的精神状态只会贻误党和人民的事业,于党、于国、于民、于己都是十分有害的。二是要有开阔的视野。视野是不是开阔,是衡量人的综合素质的重要标尺。具有开阔的视野,是新时期党员必须具备的条件。三是要有开拓创新的勇气。创新是一种艰苦、细致的开拓性活动,要深入实际、深人基层发现问题,潜心研究,回答和解决新的问题。创新的勇气来自于高度的政治责任感。要敢于创新,就要不计私利、勇于追求和探索真理;就要不惧挫折、敢想敢干、敢于追求和探索真理;就要不惧挫折、敢想敢干、敢于承担责任和风险;就要不怕困难、奋发向上、勇往直前。
五是争做维护稳定的表率。维护好稳定大局,既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也是深化改革、加快发展的可靠保障。能否做好稳定工作是衡量党员干部先进性的一个重要方面。当前,一是要做好信访稳定工作。二是要搞好社会治安。三是要做好安全生产工作。
六是争做廉洁自律的表率。要正确对待权力,要管好亲属,要慎重交友,防微杜渐。廉洁自律,是党员干部为政立德的基础。廉则刚,贪则腐;廉则明,贪则浊。我们要时刻牢记“两个务必”,始终坚持艰苦奋斗,永葆共产党人的政治情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