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07期●简讯●

研讨抗日根据地教育纪念建大建校60周年

作者:辛未

  
  
  2005年5月24日上午,华中抗日根据地教育研讨会第5次会议暨纪念华中建设大学建校60周年大会在江苏淮安市举行。曾担任建大老师的原国家教委副主任杨海波,解放军总后勤部原政委周克玉上将、全国政协原副秘书长朱训、上海市新四军历史研究会文教分会会长陈达生、空军原副政委陈潜中将、北京市高教局原局长陈忠等130多位建大校友出席了大会。
  淮安市委、市政府领导丁解民、樊金龙、刘希平、陆长苏到会祝贺。
  市委书记丁解民代表淮安市委、市政府和淮安人民向与会代表表示热烈的欢迎并致崇高的敬意。他说,抗日战争胜利后,苏皖边区政府在淮安(淮阴)成立。华中建设大学进驻淮安。建大当时是华中解放区创办的第一所新型的综合性大学,它为抗日战争和以后的解放战争、新中国的建设事业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他们在各条战线上作出了重要贡献。淮安人民为此感到骄傲。60年过去了,当年的建大师生都已进人高龄,但他们壮心不已,仍关心淮安的教育事业,献计献策,促进淮安的发展。淮安人民永远不会忘记,今天的幸福生活是先烈、先贤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我们一定要发扬老区精神,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开拓创新,使淮安焕发出更加蓬勃的生机和活力。
  杨海波、周克玉、朱训、陈达生、陈潜、陈忠等分别在会上致词。他们表示:他们是在建大这所革命大熔炉里锻炼成长起来的。建大坚持教育为人民服务的政治方向,坚持培养建设人才的目标,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作风,应该继承和发扬。淮安是母校的所在地,他们永远铭记老区人民的关爱和支持。今天看到淮安发生的巨大变化,城乡面貌一新,人民生活更加美好,他们由衷地感到高兴。他们豪迈地说,愿在桑榆晚年为老区的教育事业竭尽绵薄。
  4月25日,与会同志分头参观了周恩来纪念馆、苏皖边区政府旧址、盱眙县新铺原建大第一期旧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