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暨《大江南北》创刊2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
各位老同志:
今天上海市新四军历史研究会、《大江南北》杂志社,在这里举行纪念抗战胜利60周年暨《大江南北》创刊20周年座谈会,这是—次很有意义的会议。上海市委副书记殷一璀同志和上海市委常委、宣传部长王仲伟同志委托我参加这个会议,并要我转达他们对大会召开的祝贺。
《大江南北》杂志是在20年前,即抗战胜利40周年时,在老领导的倡导下创刊的,是一个宣传爱国主义,弘扬新四军光荣传统,发扬中国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的刊物。
我是去年才到宣传战线工作的。到了宣传部以后,我深深感受到人们对精神产品的强烈渴求。现在《大江南北》杂志在全国各地联络站同志的努力下,发行量已达到了10万份。现在全国超过10万份的杂志不是很多。《大江南北》作为新四军历史研究会主办的刊物,其品牌优势是显而易见的。
前一段时间,中央为纪念抗战胜利60周年,下发了一个宣传资料,其中介绍新四军、八路军在抗战中对敌作战12.5万次,消灭日伪军171.4万人,其中日军52.7万人。新四军从1万人发展到1945年21万人,在抗战8年中,新四军8万多将士为国捐躯,为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作出了巨大的牺牲。这段历史,是中国宝贵的财富,如何去弘扬这段历史教育后人,这是当年创办刊物时老同志提出的历史课题。20年来,《大江南北》利用区域上的优势,立足上海,走向全国,目前,大江南北杂志社已在全国建立了一百多个联络站,并在发行量集中的地区建立了8个中心联络站。先烈的精神,感人的历史,关心下一代的责任,我想,这就是《大江南北》能长盛不衰的秘诀。
回顾20年的奋斗历程,我们看到,拼搏过程的精彩带来了结果的精彩。在此,我谨代表市委宣传部对新四军历史研究会创办的《大江南北》杂志创刊20周年表示祝贺!
前不久,我曾在一本杂志上看到这样一句话:我们要承担的不是历史而是未来。我觉得这句话很有道理。《大江南北》杂志创刊到现在已20年了。过去的20年现在已成了历史,新的又开始了,我们要承担未来。
此时此刻,面对在座的老同志我有三点想法:
第一点,是弘扬主旋律。大家都知道,十六大特别是十六届四中全会以后,中国马列主义理论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在这些创新的理论中,包括“科学发展观”、“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科教兴国”,以及锦涛同志关于“构建和谐社会”的理论。我们的社会在变,在前进,人民大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也在改变。在有关“和谐社会”的学习研讨班上,大家都一致感觉到“和谐社会”的提出,确实是社会进步到一定阶段的一种呼之欲出的必然要求。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四位一体”的有机统一。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确实存在着城市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建设的相对落差。物质文明的成果大家是有目共睹的,城市的形态文明和功能文明都上去了,现在上海的城市形态与伦敦、纽约等国际大都市相比落差在哪里?就是素质文明。这是这几年来物质文明高速发展与精神文明之间的较大落差。一个城市可以花10年时间将它的形态文明和功能文明变成现代化,但是精神文明却无法在短期内变化,它需要几代人的努力。因此,怎么弘扬主旋律,怎么让老百姓的素质和精神文明有一个大的进步,这就是我们每一个从事宣传战线工作的人的责任。《大江南北》杂志在这方面还可以继续发挥她的作用。
《大江南北》杂志的创刊有她极其明显的品性:她是由新四军历史研究会主办的刊物。我归纳了一下,她有四个方面的特质:
第一,可以用新四军历史研究会的史料资源来教育读者。
第二,可以从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奋斗历史中汲取丰富的精神养分。
第三,可以从革命先辈的丰功伟绩中感受到强烈的精神震撼。
第四,可以从先进人物典型的感人事迹中获得深刻的精神启迪。
这就是《大江南北》杂志的优势。换句话说,弘扬主旋律,《大江南北》有优势。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要成为高扬在《大江南北》上的一面旗帜。
第二点,要关心下一代。去年中央发了8号文件,在全国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大家深深感到,中国的教育一定要着眼于未成年人,一定要从娃娃抓起。这点共识人们早就有了,但从行为方式上来讲,中央8号文件下发之后有了很大的推进,形成了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的教育机制。因此,新四军研究会也好,《大江南北》杂志也好,包括我们在宣传战线工作的同志,都应该为未成年人的教育创造条件。《大江南北》要充分利用自己的优势更多地为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多做工作。要充分利用新四军历史资源,对未成年人进行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增强他们的爱国情怀,树立共同理想。
刚才萧卡同志跟我说,《大江南北》杂志已经成为很多地区未成年人教育的一份教材。我仔细看了,《大江南北》杂志从内容方面分了三个大类:其中第一类是历史类,历史中又分《历史研究》、《征战纪事》《扬我中华魂》等。现在有很多未成年人,对历史知之甚少。前段时间在放电影《张思德》,很多年轻人不知道张思德是谁。同样,白求恩是谁?有的年轻人也不知道。现在中央决定,由“发改委”来牵头在全国推行“红色旅游”。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搞红色旅游,就是要让我们的下一代了解过去的历史。我们的老区目前还很穷,中央搞红色旅游,既是政治工程,又是文化工程,还是经济工程,通过红色旅游这个载体,把老区的经济带上去。
第三点,《大江南北》要贴近老百姓。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把执政为民提高到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目标和核心的高度,体现了我们党的执政理念。我们办刊物,搞宣传,要确确实实在内容与形式上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
现在我们有的人老是在抱怨,抱怨群众疏远了理论,抱怨群众冷漠了文艺,抱怨群众要求太高,抱怨宣传思想工作的传统优势现在不管用了。我觉得这些都是认识上的误区。关键是,我们离老百姓有多近,老百姓对我们就有多亲。刚才萧卡同志说,同样是教育,因为它不贴近群众生活就没有感召力,就不能感动人!
20年过去了,我们《大江南北》在面临新的历史任务到来的时候,要把贴近老百姓作为《大江南北》今后坚持的方向。
最近,第二批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又要开始了,这次有100多万党员接受先进性教育。因此,《大江南北》要在先进性教育和未成年人教育方面发挥特殊的优势。这些将是我们这次会议之后《大江南北》所要做的工作。最后,衷心祝愿《大江南北》杂志越办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