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08期●本刊专讯●

永做《大江南北》的忠实读者和宣传员

作者:刘瑞祥

我今年89岁。在发生“九·一八”事变的1931年秋,我在鄂豫皖三省交界的老家新县参加了红军。我与许世友是同乡,一山之隔。那年我15岁,分配在徐海东指挥的红二十五军。1934年,徐海东同志率领红二十五军突围长征,我奉命留下来照顾无法随军转移的大量伤员。我和留下的部分红军编入红二十八军,在鄂豫皖边区40多个县境内外,坚持了艰苦卓绝的三年游击战争。1937年卢沟桥事变,抗战爆发,我所在的部队编为新四军四支队,高敬亭任司令员,浴血奋战在皖东战场。1941~1942年,我曾任新四军二师师长罗炳辉的保健医生,参加过半塔集保卫战等多次大小战斗。解放战争中,1946年7~8月间,参加了苏中七战七捷。以后又参加过华东战场多次重大战役。我始终战斗在医疗战线上,为革命作了微薄的贡献。
  中国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主要战场之一,在这场正义与邪恶的搏斗中,中国人民作出了巨大牺牲,抗日战争的胜利来之不易,我们会永远怀念为国捐躯的千千万万先烈。我想,我们应该继续用我们的革命历史、革命传统来教育下一代。
  今年又是我们自己的刊物《大江南北》创刊20周年。正因为我是幸存的一名老红军、老新四军,所以对新四军自己的刊物《大江南北》怀有深厚的感情。《大江南北》是一份优秀的期刊,近20年来,我一直是《大江南北》的忠实读者,忠实的宣传员。这份期刊发表过不少的优秀文章和传世之作,也发表过我怀念新四军四支队高敬亭司令员的文章。刊物在宣传爱国主义,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提高青少年思想道德品质等许多方面,作出了很大努力,受到了广泛欢迎。现在全国刊物种类和数量很多,竞争十分激烈,而《大江南北》的发行量,年年有所增加,很不简单。我将在自己有生之年,和常州市新四军研究会的同志们一起,尽自己的力量,为深人宣传《大江南北》,扩大在常州武进地区的发行量而作出努力。
  (作者系常州市政协原副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