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看了一些材料:通州有一位老同志对子女说,我没有什么东西可以传给你们,我只有一套《大江南北》杂志留给你们。一位女同志因身体不好对生活丧失信心,她看了《大江南北》有关文章后决心要好好生活下去。无锡的一位离休老同志卜仲谟,连续几年身带《大江南北》杂志义务到学校去宣传《大江南北》展出《大江南北》。类似感人的很多事例说明,《大江南北》不仅老同志需要,年轻同志也需要。泰州的聋哑学校对《大江南北》也情有独钟,不仅老师轮流看,学生也轮流看。
《大江南北》现在已不是一本普通刊物,而是我们这个社会我们这个时代对未成年人进行教育的一项重要工程。现在是大家来办《大江南北》,在座的联络站同志和今天没有来的同志有上千人义务地在为发行《大江南北》奔波,其中有很多感人的事迹。泰州、常州、苏州、南通等很多地区的党委及宣传部门很重视和支持杂志的发行和学用工作。刚才朱副部长讲了,《大江南北》杂志要在未成年人的教育上进一步发挥积极作用。
“九·—八”事变后,我们全班同学痛哭流涕。我们读了邹韬奋先生编的《生活周刊》,知道国民党不抵抗,靠国民党没希望,自己的世界观也逐步有了改变。我们党历来重视舆论宣传作用,当年地下党利用《生活周刊》发动群众,宣传和教育群众。现在我们《大江南北》杂志的办刊条件要比当年《生活周刊》条件好,有成千成万的老同志和年轻同志一起来把《大江南北》这个工程搞好,更能发挥她的作用。党中央提出搞好对未成年人的教育很重要,这是关系到我们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事情。苏联的垮台令人震惊和心痛!我们要有忧患意识,为此,尽管《大江南北》发行的范围有限,但要很好地发挥这方面的作用。
(萧卡现为上海新四军历史研究会名誉会长,原为中共上海市委秘书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