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03期●《忆抗战烽火征程》征文选登●
深深怀念冒险送我过太湖的亲人
作者:曹坤根
1942年1月,我太(湖)滆(湖)地区的新四军六师十六旅独立二团为打击日伪罪恶的“清乡”计划,派出一个连(二营四连),由营长程铁瑛率领,横渡太湖,插入日伪的心脏地区——苏州西部。这里是日伪的所谓“治安模范区”。部队一进入苏西地区,立即向敌人发起进攻,首先消灭了白马涧伪乡公所,紧接着又袭击了离沪宁铁路线上浒墅关不远的通安桥伪军据点,全歼伪军一个加强排,俘虏伪军50余名,缴获机枪一挺,步枪40余支。当夜,我部即转移到山区隐蔽。我军的作战行动在日伪军中引起巨大震动,第二天,浒墅关等据点的大批日伪军下乡“扫荡”。根据敌情,营长程铁瑛命我(当时任四连副指导员)当天即渡过太湖,向湖西的团部请示汇报。
接受任务后,我身穿长衫,内藏驳壳枪、手榴弹,向苏州吴县最西端太湖边的——个村庄—三洋赶去。到三洋时,已是薄暮时分,远望太湖一片白茫茫,水天一色。一位地方的同志告诉我,横穿太湖,行程要100多华里,湖中有日伪军的汽艇巡逻,还可能会遭土匪抢劫。他又说,日伪军下乡“扫荡”后,对湖面封锁很紧,很难找到过太湖的船只。听了他的情况介绍,我正着急,忽见港口驶来一条小渔船,船上有夫妻二人和一个七八岁男孩。我欣喜万分,立即上前告诉他们,我是新四军,有紧急任务要连夜赶到湖西去。船主人听说我是新四军,毫不犹豫,立即将船靠岸,招呼我上船,调转船头,扯起风帆驶向烟波浩淼的太湖。不久,风转向了,下起雨来,浓浓的黑云弥漫在漆黑的湖面上,风浪越来越大。小船迎着“行抢风”前进,船体剧烈颠簸着。女主人紧紧地抱着孩子,跪在船舱里,不停地喊着:“回转南来!回转南来!”祈求转回南风。男主人操着舵,不时地划根火柴,看看罗盘针指的航向。风越刮越急,雨越下越大,小船颠簸得越来越厉害,随时有翻没的危险。船主人告诉我不能再前进了,唯一的办法是寻找港口避风。我问船主人到什么地方避风,他说南方泉虽然有鬼子的据点,但港口有很多渔船进进出出,不会有问题。于是,深夜我们的船驶进了南方泉的港口——玍子港。港口一片漆黑,模模糊糊地还能看到港内许多船影。我藏在后舱休息。天亮后,只听得人声嘈杂,有几个伪军士兵上船来要抢鱼,并要船主人开前舱来让他们看。船主人告诉他们船上没有鱼,小男孩也很沉着,一点不露声色。此时,我在后舱内已拉开了手榴弹的盖子,准备万一伪军要到后舱来,就与他们同归于尽。伪军主兵看到前舱没有鱼, 就拥到旁边的船上去了。我在舱里焦急万分,想早些离开这个“死”地方。中午,船主人买了肉、蔬菜烧给我吃。他说,要天黑了船才能开出去。天终于黑下来了,船主人轻轻地把船撑出了港口。这时刮起了东风,我们的渔船扬起了风帆,快速向湖西宜兴驶去。午夜,船在周铁镇边靠岸。上岸时,我紧握着船主人夫妇的手,却说不出心中的无比感激之情。
今年,是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我深深怀念60多年前冒着生命危险送我过太湖的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