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2期●红色传承●

史根银:退而不休传薪火

作者:李梅

“受东进新四军的影响,1940年8月5日,年仅15岁的史保东和其他19名青少年伙伴,在胡家庄观音庙大银杏树下,追随着新四军东进的脚步走上了抗日救国的道路……”10月12日下午,在陕西省淳化县城关小学礼堂里,专程从泰州赶来的退休教师史根银为该校近300名师生进行了一场精彩的红色故事宣讲。

史根银,泰州市胡庄镇初级中学退休教师、镇“五老”宣讲团志愿者,泰州市首家红色文化宣讲工作室领衔人。他退而不休,始终保持着高昂的激情和干劲,自觉担当起红色文化的挖掘者、志愿宣讲的轻骑兵,用辛勤的汗水擦亮了史庄村红色文化名片,让红色基因代代传承。

史根银所在的史庄村是一个拥有光荣革命历史的地方。战争年代,史庄村有88人参加革命队伍,大部分血洒疆场、壮烈牺牲。史根银认为,他们的革命故事和英雄事迹是宝贵的精神财富,值得挖掘、整理和宣扬。于是,他和退休教师史龙升主动担起了征集采写任务。他们广泛发动社会力量寻找线索,多方向当事人、见证人、知情人征集史料和事迹,在核实整理、补充完善的基础上,再交集体讨论,逐一把关,确保资料的真实可靠。经过近3年的努力,终于编成了近6万字的 《史庄村群英谱》 。

为了让英雄的事迹代代相传,2021年年底,史根银带头组建了以抗美援朝老兵、本村烈士后代、在职及退休教师、村干部、文史爱好者为主体的18人红色文化宣讲志愿服务队,先后开展了“老兵谈初心”、“红色基因代代传,强国有我好少年”等宣讲活动。宣讲过程中,他们讲“通俗话”、发“地方音”,将时事政治、乡村振兴、移风易俗等相关内容融入其中,在讲好红色故事、传承红色基因的同时,增强广大听众的民族自豪感和荣誉感,激发出爱国报国的热情。截至目前,他们累计开展各类宣讲活动70多场,受众达7500余人次。

史根银还围绕史庄村红色故事积极撰稿投稿,先后在 《大江南北》 《泰州晚报》 等媒体发表文章10余篇,连续两年被区委宣传部聘为区级理论宣讲团成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