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2期●老区采风●

潘士德:为孩子们撑起爱的蓝天

作者:施明华 吴耀昌


苏省通州湾示范区三余镇东余村退休教师、老校长潘士德,是一位伞寿(80岁)老人。退休前,他扎根乡村教育42个春秋;退休后,他忠诚党的教育事业初心不改,关心下一代健康成长使命不忘。2020年,潘士德受聘为东余村关工委常务副主任后,一直关心关爱着村里的儿童,特别是困境和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为他们撑起一片爱的蓝天。

集体读书显特色

2021年2月,潘士德组织本村8名退休教师成立了东余村老同志读书会,当好孩子们的领读员。读书会人员在潘士德带领下,每月向村里的孩子们推介一本必读书籍,每学期轮流为孩子们作2~3次读书辅导讲座,或组织读书心得交流活动,把书香送进孩子们的心坎上。今年4月,读书会向孩子们推介了 《习近平七年知青岁月》 一书,潘士德在与30多名学生的读书互动中,有一名学生问:当年条件那么艰苦,17岁的习近平为什么还要带两箱书籍去梁家河?潘士德作了耐心解答,并勉励学生们要学习青年时期习近平热爱读书、不懈求知、不怕艰苦、甘于奉献的精神。他指导小学高年级学生集体创作的童谣 《学习习爷爷》 ,在今年5月荣获南通市“童声里的中国”童谣创作优秀奖。

谈心开导促成长

前几年,潘士德在东余村党总支支持下,成立了“潘校长谈心室”。他每年对有心理问题的学生开展谈心、劝说和开导达60多人次,帮助这些学生重新振作起精神,好学上进。

去年,潘士德得知东余村7组初一学生小卫厌学,放弃学业去镇上一家美甲店里当学徒,立即上门劝说其父母把孩子叫回来上学,又和孩子的学校沟通,一起做工作。然后,潘士德多次找小卫谈心:“你现在还年轻,正是上学的时候,现在不读书即使找到工作就很有出息吗……”通过耐心的劝导,小卫认识到学习文化知识的重要性,说“潘爷爷,我听你的”,重新返校上学了。

结对帮扶解烦忧

有些学生尤其是女生,因病因贫或家庭变故,面临辍学。近年来,潘士德先后为10多位家庭经济困难的学子排忧解难。

东余村2组的小潘就是其中之一。她父亲因病于2022年去世,家里欠了七八万元债务,母亲患有智力障碍,不能劳动,家庭经济十分困难。去年6月,小潘考上了初中,但其母亲却为学杂费犯了愁。为了不让母亲担心,小潘准备辍学外出打工。潘士德得知后,当即上门鼓励小潘继续上学,并答应为她想办法解决经济困难。之后,潘士德为她组织募捐到1000多元钱,自己又拿出10000元,并马上将这11000多元钱送到小潘家中。开学那天,潘士德带着小潘高高兴兴地走进了三余中学校门。

潘士德就是这样一位普普通通的乡村退休老人,默默地关注着那些家境困难或有心理障碍的孩子,用爱心驱散他们心中的阴霾,用真情点燃他们心中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