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2期●征战纪事●

铁板洋桥战斗:一营阻击两团

作者:李元冲

麒麟镇战斗,是海门全境解放前的最后一战,其中的铁板洋桥阻击战,打得尤为激烈,创造了我军“一个营阻击两个团敌人”、以少胜多的战例。听说参加铁板洋桥阻击战的一位老战士如今还健在,笔者与社区几位老同志特地去采访了这位离休干部——顾成祖。

顾成祖现年94岁,出生于原三阳镇烈士村(今江苏省南通市悦来镇阳东村),14岁参加儿童团,17岁正式参军,被编入东南警卫团1营1连担任机枪手。

1948年3月,我军继解放通东重镇余东镇后,准备挥师南下。当时,通东及海启地区的敌人害怕被我军各个击破,纷纷向四甲、其林等大据点集合。为消灭这些敌人,1948年8月,华东九分区首长决定首先拿下海启公路上的重要据点麒麟镇,以切断敌人的东西联系。

麒麟镇据点工事坚固,四周有高墙和护河,且离三厂、常乐等敌据点较近,容易获得增援。守军有国民党军436团和438团、海门实业警察大队、县保安团等共数千人。分区多次侦察分析敌情后,决定分区8团为主攻部队,攻打麒麟镇;分区9团、东南警卫团、如东警卫团等设伏在海界河沿线及二匡镇等处,阻击从三厂、四甲和南通方向来的援敌。东南警卫团的任务是设伏于麒麟镇西北的海界河沿岸,防阻四甲和南通方向的援敌。

海界河沿岸设伏的重点,是铁板洋桥(今四甲镇惠才村境内)。东南警卫团以战斗力最强的1营作为守桥部队,阻击要过桥增援麒麟镇的敌人。顾成祖说,9月16日晚接到命令后,他们当即赶到铁板洋桥,先把铁桥板拆了,并在桥南不远处挖了工事。战士们有的埋伏在工事里,有的埋伏在附近的玉米田、高粱田里。他所在的机枪班,十几挺机枪也分散隐蔽在工事里和田野中。顾成祖和两位战友扛着一挺机枪,埋伏在一户群众的草房上。大家都注视着铁板洋桥方向,等待敌人。

第二天拂晓,从四甲据点来援的敌人赶到了铁板洋桥。我军原以为援敌不超过一个营,但实际来的敌438团有1000多人,兵力是东南警卫团1营300多人的3倍多。438团是国民党正规军,装备精良。面对强敌,东南警卫团的战士毫不畏惧。

敌先头部队到了铁板洋桥,一看铁桥板已被拆除,害怕有埋伏,就向桥南连发了几十发炮弹以探虚实。埋伏在桥南的我军一动不动,让敌人以为没事。不一会儿,敌人扛来了不少木板,开始铺设桥面。我军仍不动。敌人把桥板铺好,踏上了桥面。1营营长仍未下达战斗命令,直到敌人排着队走到南桥堍时,才一声号令“打”!我军机枪、步枪一起开火,把桥上的几十个敌人全打落下水。敌人立即以密集炮火向我阵地攻击,造成我军较大伤亡。敌人随即组织冲桥,我军几个战士在机枪掩护下,拿着炸药包去炸桥板。桥板炸毁了,但这些战士也牺牲了。敌人企图再次铺设桥板,又被我军击退……经过几回较量,敌人始终未能铺上桥板。

这时,敌人突然发起了更强大的进攻。原来,从南通方向来增援的敌436团两个营也赶到了。由于海界河东段已被我分区9团封死,该部敌人无法过河,于是向西转到铁板洋桥,企图与438团会合后强行过桥……敌人把桥板再次铺上时,已是下午4时,而我军接到了撤退命令,却见敌人还未踏上桥,就马上退走了。原来,麒麟镇已经被我分区8团拿下。敌人向北逃窜,我军的机枪发挥威力,打死了几个落在后面的敌人。余敌边打边退。营长说:“让他们多活几天吧,反正他们都已是兔子尾巴——长不了啦!”

顾成祖说,这次阻击战,我军毙伤敌400多人,也伤亡100多人,虽完成阻击任务,但代价沉重!战后,东南警卫团1营受到苏中四分区首长表彰:“如果没有东南警卫团1营在铁板洋桥的成功阻击,麒麟镇战斗就没有那么顺利!所以1营的同志们立了一大功……”

顾成祖最后说:“铁板洋桥阻击战,是我经历的战斗中,战友们牺牲最多的一次。我们在清理战场时,许多战友都不知道他们的名字,只能挖一个大坑,让他们静静地在那里安息!”顾成祖边说边擦着眼泪,站起身来,向着铁板洋桥的方向深深地鞠了一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