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1期●故事会●

​跟随卢胜将军下连队当兵

作者:钟斌


1958年9月,中央军委决定,在全军进行遵纪守法、改善士兵服役态度、加强官兵团结的教育。其中特别强调高级领导干部每年要下连当兵一个月,与士兵同吃、同住、同劳动。福建省军区党委研究决定,由时任省军区政委卢胜中将率领省军区政治部副主任于重远、保卫处处长刘维新,以及我和其他两位干部,去闽南东山岛驻军当兵。
  10月21日上午,卢政委亲自召集赴东山岛当兵的同志开会,具体部署下连当兵的有关工作。会上,他再三嘱咐大家一定要放下“官”架子,接受班、排、连长的领导,和战士打成一片,在执行任务中身先士卒,真诚关爱基层干部和每个战士。
  第二天清晨,我们各自带着背包和随身用品,乘车一同前往海防最前线的东山岛,当晚抵达驻军的团部。饭后,经团部领导研究商定,去该团7连当兵,因为这个连队曾在1953年7月间粉碎国民党军队侵犯的战斗中立功,常年以来军事训练成绩也比较突出,保持发扬了我军官兵团结一致的光荣传统。
  10月23日一大早,我们一行六人背上背包,步行一个多小时,到达7连驻地。为了便于联系和相互照应,我们六个人统一分配到2排当兵,卢政委和刘维新分配在6班,于副主任和我分配在5班,其他两位同志分配在4班,大家都睡在上下两层木板床铺。这个连队驻地三面环山,面对大海。每天除了进行军政训练外,还要开展体育煅炼。在当兵过程中,卢政委不仅“诉诸于言,而且体现于行”,有几件事至今仍记忆犹新。
  连队的第一任务就是站岗放哨。卢政委由于年事已高,在战争年代多次负伤,左腿还残疾,6班长就只给卢政委安排白天站岗。尽管如此,卢政委每次上岗前都把枪支、弹药披挂在肩,衣帽穿戴整整齐齐。特别感人的是每次换岗时,他会主动向接班的战士立正行持枪礼,充分体现了平易近人、尊重战友、严守军规的风范。
  连队生活节奏紧张,清晨军号一响,就要迅速起床,整理内务,列队操练。射击训练是每天必不可少的科目。新战士吴晓明入伍不久,讲一口广东话,被班里同志称为“小广东”。由于语言交流不畅,交待的射击要领他老是掌握不到位,击发不是快了就是慢了,班长不太满意。卢政委就主动靠上去给“小广东”进行射击训练示范,耐心辅导。经过半个月的苦练,“小广东”射击技能大为长进,在实弹射击中取得了好成绩。
  过去连队没有“双休日”,只有到了星期天才能够洗洗衣服、鞋子,有时还要担任公差勤务。在我们下连队第二周的那个星期天,卢政委、于副主任等主动下伙房帮厨,淘米、切菜忙碌不停。炊事班同志再三劝说,你们年岁大了,一周训练生活够辛苦了,回去休息吧。卢政委却说:“一年365天,你们起早贪黑为全连战友煮饭烧菜,埋头苦干、无私奉献,是无名英雄!我们来帮厨是友谊互助嘛!”他在淘米时,做到一粒不漏,发现砂粒则粒粒捡出。我们在连队与同志们同桌就餐,卢政委发现个别同志把饭粒撒在桌上,就主动拾起吃下去。他说:“一粒稻谷从培植到收割,平均要用7斤4两水。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我们要珍惜每一粒大米。”
  卢政委在当兵过程中时刻关心战士的冷暖。一天晚上,我半夜站岗回来,发现卢政委在为熟睡的战友掖被角、盖衣裳。他像父兄一样地关爱战士。有的战士衣服磨破了,他利用中午休息时间,用自己带来的针线帮战士缝补。有的战士不好意思拿出来,他就说:“儿行千里母担忧!你们离开家乡来到革命大家庭,我们互相帮助是应该的嘛!我们从战争年代里摸爬滚打过来的人,是样样能干、事事随缘,这就是人民军队的传家宝。”
  平时每天晚饭后为班排的菜园施肥浇水,卢政委总是主动抢重活干:他和“小广东”从山中水塘里一趟又一趟地把水抬到菜地里,累得满头大汗;他也和其他同志边劳动边拉家常,讲政治、讲法纪,勉励大家树立为人民守海防、保卫祖国安宁的责任感和荣誉感。

转眼,当兵一个月就期满了,连长霍玉强在全连军人大会上赞扬说:“卢政委虽是位身经百战、久经考验、战功赫赫的老将军,仍以普通一兵身分下连队当兵;他遵纪守法、服从命令听指挥;他关心连队政治思想建设,时时处处体现艰苦朴素、吃苦耐劳的优良作风,为我们树立了光辉榜样。”霍连长的话音一落,全连掌声四起,能与这样一位“优秀的将领,勇敢的士兵”朝夕相处,战友们感到无比荣耀和自豪,“小广东”更是激动得泪水涟涟。大家纷纷表示要以首长为榜样,做一个永远忠于党、忠于祖国、忠于人民的卫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