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3期●卷首语●

领导干部要带头树立良好家风

作者:陈思炳

最近,《求是》 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文章指出,家风是社会风气的重要组成部分。家庭不只是人们身体的住处,更是人们心灵的归宿。广大家庭都要弘扬优良家风,以千千万万家庭的好家风支撑起全社会的好风气。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要带头抓好家风,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继承和弘扬革命前辈的红色家风,做家风建设的表率,严格要求亲属子女,过好“亲情关”。

国廉则兴,家廉则旺。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风的好坏关系到国家、社会的好坏。家风正,则作风优、党风清、政风淳。领导干部因地位特殊,其家风对党风、政风和社会风气更有着重要影响,如果治家不严,极有可能走向以权谋私的邪路,最终误党、伤国、损民、毁家。

身正为范带家风。树立良好家风,领导干部自身是关键。一些领导干部家风不正,在很多情况下主要是因为自身不正、没有做好榜样。从近年来反腐败斗争中通报的典型案例看,“家风不正”、“不重视家风建设”、“对家属失管失教”等相关表述,时有出现。纵观这些干部腐败轨迹,不难发现,不少人深陷泥潭与家风不正有直接关联。有的以“爱”为名铤而走险,为配偶、子女违规敛财;有的默许纵容家人打着自己旗号,肆意妄为;还有的做起“夫妻档”、“父子档”生意,台前幕后大搞权钱交易。这些违纪违法的党员领导干部,到头来不仅自己身陷囹圄,家庭也付出惨痛代价。古人云:“治人者必先自治,责人者必先自责,成人者必先自成。” 领导干部只有身端影正,以身作则,对家人才有说服力和感召力。如果自己思想不纯、作风不正,一心只为家人谋“官路”、开“财路”、留“富路”,结果只能带坏家风,害人害己害子女。

计之深远严家风。关爱家庭、关爱亲人乃人之常情,党员、干部也不例外。但关爱什么、怎样关爱,却值得深思。毛泽东曾郑重地向全党推荐 《战国策》 中的 《触龙说赵太后》,文中强调了两个道理:一是“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二是子女如果“位尊而无功,奉厚而无劳,而挟重器多也”,结果只能是“近者祸及身,远者及其子孙”。领导干部教育子女要从长远考虑,多为国家人民着想,少为自己打算,从小树立远大理想,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不断增强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牢固树立以廉为荣、以贪为耻的廉政意识,才是对子女最大的关爱。毛泽东要儿子毛岸英到工厂当工人、到农村搞调研、到战场去锤炼;董必武要儿子良翮(hé)中学毕业后到河北农村插队落户,并叮嘱他“要做一个普通农民,不能当特殊农民”;朱德教育子女“要接班,不要接官,接班就要好好为人民服务”。老一辈革命家教育子女的高风亮节,为我们树立了光辉的典范。

建规立矩传家风。好家风不仅靠言传身教,也要靠规矩约束。领导干部可以收集古往今来好的家训家规家诫,结合法律法规,制定个性化家规家训家诫,定期组织家庭成员学家规、立家训,确保好家风人人敬畏、个个遵守。古时有《颜氏家训》 《包拯家训》 《曾国藩家书》,新中国成立后有毛泽东待亲“三原则”(恋亲但不为亲属徇私情,念旧但不为故旧谋私利,济亲但不为亲情去撑腰),周恩来制定“十条家规”严格要求亲属,刘少奇“约法三章”规范亲人和身边工作人员的行为,曾主管国家经济工作长达26年的李先念始终不许孩子们经商,焦裕禄、郑培民、孔繁森、谷文昌、廖俊波等优秀人民公仆都有严格的家规家诫。这些良好家风的传承与弘扬,不仅泽及子孙,而且促进了党员干部爱国爱党、爱民爱家,带动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增强了群众对党的信任和拥护。

加强家风建设是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的终身课题。广大党员、干部要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家风建设的一系列重要论述,重视家风建设 ,带头廉洁治家,在树立良好家风上为社会作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