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4月, 《大江南北》 杂志编辑部在两天里三次给我发函,托我联系岩寺新四军军部旧址纪念馆,商请该馆提供反映历史事件和人物的美术作品。函中表述恳切,“热切希望合作成功”,又强调“我们是义务宣传,不向纪念馆收费”。
因我是当年建馆时的策展人,又是 《大江南北》 的一名作者(先后发过4篇文章),所以他们认为由我来联系是合适的。“岩寺新四军军部旧址纪念馆美术作品”已刊登在2024年第8期 《大江南北》 封二上,扩大了该馆的关注度和影响力,宣传了岩寺作为南方八省红军游击队集中地、新四军整编成军地和东进北上抗日出征地的光荣历史。
《大江南北》 杂志纯正的办刊原则,尊重作者、尊重合作对象的作风,令人心生敬意。这可是一家立足沪上、辐射全国、享誉华东六省一市的优秀文史月刊。创刊40年来,以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传承革命优良传统为旗帜,以历史与现实相结合的多维视角,关注大政方针,评介时事动态,深化新四军历史研究,关心青少年健康成长……既像一位谦谦君子在抒发情怀,展示境界;又像一位谆谆善诱的师者,不遗余力地传播新四军的革命精神,诉说革命前辈的风采,为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我最初成为 《大江南北》 的读者,是上世纪80年代中期,在从事 《歙县教育志》 的编写工作之余,在县城一家图书馆里读到这本红刊,并为这本历史、现实、文艺三结合的文史刊物所吸引。特别是那册1985年8月创刊号,封面设计别有匠心,波澜壮阔的蓝色江面上,浪花飞溅处有1938年春新四军岩寺集中时使用臂章的木刻。这也是我后来于2010年策展岩寺新四军军部旧址纪念馆时,特别设计在序厅地雕上的新四军臂章的构图。
1988年5月22日,我从歙县来到皖南岩寺的黄山市徽州区,之后近20年时间均在该区宣传口工作,日常工作之余,常常阅读 《大江南北》 杂志,并开始关注该杂志发表文章中“新四军与岩寺”的点点滴滴。转岗政协工作后,我根据了解到的大量史料,编写了一本史料书籍—— 《新四军与岩寺》 。这么多年, 《大江南北》 始终是我的至爱,一有合适文章率先想到的还是投稿 《大江南北》 。这份情谊我永远难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