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6期●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踏歌寻访贺龙故里桑植洪家关

作者:黄禹康

“马桑树儿搭灯台,写封书信与郎带,你一年不回我一年等,你两年不来我两年挨,钥匙不到锁不开……” 这是出生在湘西的著名苗族歌唱家宋祖英在维也纳金色大厅演唱的桑植民歌《马桑树儿搭灯台》,当这首歌的美妙旋律从维也纳金色大厅飞扬在世界各地时,很多听众却并不知道这首歌在中国革命史上的重大作用。只有踏上红军曾经战斗过的桑植、洪家关这块红土地触摸那一段历史,才能了解桑植民歌是如何滋润、鼓舞、激励着红军将士当年英勇杀敌、奋勇长征的伟大情怀。

前不久的一个早晨,我们从桑植县城出发,一路踏歌行吟,前往贺龙故里、红二方面军起步长征之地——洪家关。呵!真是名不虚传,在这闻名遐迩的“民歌之乡”,山上到处生长着民歌,树上挂满着民歌,地里孕育着民歌,河里流淌着民歌。唱一支《马桑树儿搭灯台》,一段红色的记忆就如同电影浮现在脑海;来一曲《十送红军》,一份深埋心底的情感便如江河激流汹涌奔腾,这里传扬的每一首红色民歌如一件件珍贵档案……

在这山清水秀、景色宜人的洪家关古镇前,一条清澈见底的小河,玉带似的碧水静静环绕古镇村落,小河是湖南四水之一的澧水支流,驰名全国的“贺龙桥”就横卧在这碧水之上。

贺龙桥是一座富有湘西民族特色的石木结构的瓦屋桥。在这座桥头,贺龙曾组织家乡人民成立了工农革命军。短短几年间,贺龙率领的红二军团,一次次从这里经过,转战湘鄂川黔。他和任弼时率领的红二、六军团,通过这座桥,挥师北进,踏上漫漫长征路……如今的桥下彩石斑斓,流水潺潺,好似向我们诉说那艰难的峥嵘岁月。站在桥头,放眼望去,在那苍松翠柏交相掩映的高高的陈家山上,巍峨的烈士纪念塔和肃穆的烈士陵园,寄托着革命老区人民对革命先烈们的无限哀思。

桥的东面是贺龙纪念馆和贺龙故居,纪念馆、贺龙故居和贺龙桥成犄角之势。贺龙纪念馆三面环水,玉泉河、天在溪、鱼鳞溪绕馆而过。纪念馆于1996年3月贺龙诞辰100周年之际落成。这是一座融现代建材、仿古工艺和湘西土家族、苗族风格为一体的四合院式建筑,平面图近似一把巨型菜刀,隐寓贺龙当年两把菜刀闹革命,馆内陈列着贺龙一生中各个时期的珍贵档案、图片及文物。纪念馆前面的鲜花丛中有一尊高大的贺龙铜像,他手持烟斗,向阔别几十年的家乡走来,深情地望着生他养他的这片土地,望着家乡的父老乡亲和前来瞻仰的四方游人。

贺龙故居是一栋坐北朝南、四扇三间的普通的瓦木平房,属典型的湘西土家族民居。走近故居,只见邓小平亲笔题写的“贺龙故居”红底金字匾额悬挂门首。故居系贺龙祖父贺良仕于清道光年间修建,后为贺龙父亲贺仕道所继承。1919年,故居曾在战乱中烧毁,不久由贺龙父亲重修,到1925年扩建成四合院。1929年它又被当地反动团防陈策勋拆毁,1977年按原貌修复。贺龙和他的姐姐、弟弟、妹妹都出生在这里,并在此度过了童年和青少年时期。由于他们家人口多,贺龙父亲将三间房用木板隔成了六间。正中一间为堂屋,左前间为火堂屋,冬天,全家人就在火堂屋生火取暖,来人来客都招呼在火堂屋里就坐。1916年春,贺龙联络了20个土家族青年壮小伙,曾在火堂屋商量袭击芭茅溪盐税局的行动。之后的一个星夜,他率领几十个桑植土家汉子,磨亮几十把菜刀,赶到几十里外的芭茅溪刀劈盐税局,这就是中国现代革命史上有名的“两把菜刀闹革命”。

在桑植,在洪家关,“跟着贺龙闹革命”是一句湘西人引为自豪的喊了数十年的口号。当年,洪家关的青壮年,无论男女,能扛枪打仗的,几乎全都参加了贺龙的队伍。仅在1935年7月红二、六军团长征前夕,红军在桑植就扩编了两个师——5师和18师。而桑植只是个不到10万人口的少数民族县,竟有2万多人参加红军、游击队、赤卫队,5000多人血洒沙场,光荣牺牲。桑植人民几乎倾其所有,把一切都献给红军,献给长征。

红色苏区8年,是桑植民歌创作的黄金时期。红军领导人之一的周逸群、贺锦斋被称为上马将军下马诗人。他们在洪家关战斗期间,创作了大量的歌谣,如《长工歌》、《苦难歌》、《红军歌》、《士兵歌》、《工农歌》、《妇女歌》、《暴动歌》等等,红色的歌谣渗透着红军和老区人民的心声。

《马桑树儿搭灯台》就是那时产生的。马桑树耐火,不易燃;而马桑树叶儿青青,传情致意。夫妻之间,一个在红军队伍里,一个在家里,思念之情,在心中燃烧,从口中飞出来:“马桑树儿搭灯台,写封书信与郎带,你一年不来我一年等,你两年不来我两年挨,钥匙不到锁不开……”

现在,战争消弭了,英雄的背影亦远去。曾经血雨腥风的山脊葱郁一片,晚风中再也听不到战马的嘶鸣,残阳在宁静的澧水上映出淡淡的红,能刻进人们心里的唯有这一支支承载着历史,寄托着情感,高亢嘹亮、口耳相传的桑植民歌。

一曲《贺龙本是一条龙》,深深表达了家乡人民对贺龙元帅的拥戴: “广藤开花一串红,贺龙本是一条龙;龙头一昂风雷起,龙尾一摆天地动。”

一首《门口挂盏灯》,充分反映了老区人民对红军的热爱:“睡到那半夜过,门口在过兵,婆婆坐起来,侧着耳朵听。不要那茶水喝,又不喊百姓;只听脚板儿响,不见人做声。你们都不要怕,这是贺家军,红军多辛苦,全是为我们。媳妇你快起来,门口挂盏灯,照在大路上,同志们好行军。”

全国人大原副委员长、红6师原政委廖汉生回忆说:长征出发前,洪家关、桥自弯来了很多人,他们把儿子、丈夫交给了我,千叮嘱万叮嘱。我一诺千金把他们的儿子、丈夫带回来。没想到,一走几万里,一去几十年,有的人死在哪里,怎么死的都还不清楚,对乡亲欠下了无法偿还的感情债。

南征北战、叱咤风云的贺龙,解放后几次回到长沙,站在滔滔的湘江边,遥望家乡的天际,他是多么渴望回到桑植。自从踏上了长征的路,他再也没有回到过生他养他的故乡……他常常对着妻子儿女说道,找个时候,回桑植洪家关去走一走,看一看,吃一口家乡的饭,喝一口家乡的水,走一走家乡的石板路。但是有谁知道,将军、元帅心中好苦好苦,他是有家不能回啊!乡亲们的眼神,乡亲们的嘱托,他岂能忘记?他无法面对家乡的父老乡亲。1935年11月19日跟随他长征的4000多桑植儿女,剩下不到20个人……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昔日腥风血雨、刀枪相见的历史已经远去,但一首首饱蘸老区人民心血、赞颂贺龙元帅、记录红军精神的桑植民歌,如一件件珍贵档案彪炳史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