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7期●纪念抗美援朝胜利60周年●

从学生到志愿军战士

——忆在朝鲜的战斗生活

作者:何文俊


 

2013年7月27日是朝鲜战争胜利60周年纪念日,作为亲历了那场战争的我来说,许多事情是难以忘记的。回想起停战前夕的战斗,其中有多少壮烈的场面,有多少英勇无畏的战士,有多少可歌可泣的事迹,那一幕幕惊心动魄的情景,真是惊天地、泣鬼神!

1950年12月,我响应“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号召,第一批报名入伍,进入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干部学校。那时我18岁,是3年级的学生,也是学生会通讯组长,被批准进通信干校。1951年1月9日通信大队970位同学启程,在上海火车站举行了隆重的欢送仪式。

在《共青团员之歌》和《再见吧,妈妈》歌声中,我们踏上了征途。第二天凌晨到达南京车站。接待我们的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军区南京通信学校。用了四天时间进行整编,挑选大学预科、高中毕业或同等学历的近300名同学坐车北上,于1月16日到汉口,然后,坐卡车到达军事干部学校所在地。在征途中,我们这些新战士听从指挥、团结友爱、相互鼓励,给部队领导留下良好的印象。四通校四大队无线电机务专业是培养全军通信工程技术人员的大专院系。教学内容参照武汉大学有关专业教育大纲,按大学专科制定。1952年11月,我从四通校毕业,校部通知我立即赴北京华北军区装司找赖富参谋长报到。我一上“闷罐车”(货车),车门即紧锁,我们要伪装成“货”过江的。在车上,发了羊皮里大衣,中帮棉皮鞋,发了中国人民志愿军胸章,我成了一名中国人民志愿军。接我的通信参谋对我宣读了任命,我担任坦克指挥部电台修理排排长机务员(后是电台修理技师)。任务是负责修理全军坦克、自行火炮电台及下属各师、团通信车和指挥所的各类无线和有线通信装备。

当我踏上朝鲜国土时,亲眼看到了美帝国主义对朝鲜人民犯下的滔天罪行:连接中朝两国的鸭绿江大铁桥被炸在河水中,新义州一片焦土,街道、工厂成了废墟。这一切激起了志愿军战士们对美帝的无比愤恨,更加具体深刻地认识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重大意义,更加坚定了打败美国侵略者的决心。行军中,部队开展以“五爱”(爱朝鲜人民、爱朝鲜一山一水一草一木,爱荣誉、爱同志、爱物资)和“六防”(防空、防特、防病、防事故、防火、防冻)为主要内容的立功运动,激发团结互助,鼓舞斗志。

我们一次次穿越了敌人的陆、空炮火封锁线,胜利地到达了目的地——平康郡道德洞。坦克指挥部通信处就在这里安营扎寨,挖山洞、建基地。我们的驻地是一个四面环山,有数公里宽的长方型山坳,这么多人和装备是难以确保安全的。指挥部领导传达了志愿军司令部对美军作战企图的分析,要求做好一切战备工作。我们每个指战员白天参加工兵连打坑道,晚上站岗放哨。没有现代化挖掘工具,全凭300多双手和铁锹、铁锤、钢钎等简单工具,昼夜不停、轮班作业。指战员们齐心协力,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就超额完成司令部下达的各项任务。同时,锤炼出一批在政治、思想、作风上过硬的技术骨干,铸就出一颗颗忠于党、忠于祖国、忠于人民的赤诚的心!在挖坑道总结会上,我被评为三等功,获得军功奖章。

一至五次战役的伟大胜利,狠狠地打击了美帝国主义的嚣张气焰,迫使敌人不得不从疯狂的进攻转入战略防御。敌人被阻于三八线以南,整个形势较前改观。我们有空军、有高射炮、有海军、有“喀秋莎”火箭炮,也有坦克了。当时敌我双方长期对峙,边打仗、边谈判。为了早日实现停战,我们志愿军曾多次沉重地打击敌人,当然也付出了相当的代价。

抗美援朝战争是一场军事实力悬殊的较量,也是一场人心向背的较量。中国人民志愿军凭借保家卫国的英雄气概,将士用命,不畏敌军装备优势,不畏天寒地冻,拼着一口气,以人力拼钢铁,和朝鲜人民一起战斗,打赢了这场战争。

当时中国人民志愿军下属的坦克、自行火炮师团都配属于各步兵军、师参加作战,遍及朝鲜东西海岸整个战场。我们坦克指挥部电台除保障各车辆电台正常工作外,还要负责维修所属部队的通信车和指挥所的各种通信装备,以及有线交换机和电话机。总之,一切服从于战争需要。

1952年10月,美帝国主义公然破坏停战谈判,发动了所谓“金化攻势”,纠集了6万兵力,在飞机大炮和坦克的配合下,对我军守卫的不到2平方公里的上甘岭阵地发起了疯狂的进攻。我军将士与敌人浴血奋战70个日日夜夜,击退数百次敌军进攻,歼敌两万余名,英勇地守住了阵地,在我军史册上留下了可歌可泣的一页。这是朝鲜战场上最激烈的战斗之一。

上甘岭537.7高地是一个窄小的山头制高点,山下是一块长达几公里的开阔地。我军驻守在山上,居高临下,对山下美军构成了严重的威胁,因此敌军把它看作眼中钉、肉中刺,非拔掉不可。敌我双方阵地的全部面积是2平方公里,我方阵地约l.3平方公里,敌人平均每昼夜向我方阵地发射7万多发炮弹。

1953年6月,志愿军某师坦克独立团参加上甘岭地区反击作战。6月9日,天下着毛毛雨,天刚亮,坦克独立团出发,在绕过月峰山向上甘岭右侧射击阵地开进。中午天转晴,敌人8架F-86战斗机向坦克阵地铺天盖地轰击,团指挥坦克天线被打断,车内通话器不通、无线电台损坏,紧急向坦克指挥部求援。我接到通信处长命令,立即带领无线电修理工乘牵引车到前线抢修。一到阵地,我们大吃一惊,该坦克自行火炮团经敌人轰炸、炮击后,竟有近四分之一车辆的无线电台和车内通话器遭到不同程度的损坏。我们带去的电台全部换上去还远远不够,只能在现场抢修。当时带去的焊剂和喉头送话器,也全部用完了,回去拿,时间根本不允许。我急中生智,用松树油(朝鲜到处是松树)代替焊剂;用坦克大电流电瓶正负极短路熔通部分震断的灯丝电子管;将干电池炭精棒粉碎后当送话器的炭精粒使用。没有桌子、凳子,只能坐在地上,把机器放在腿上修理。经过两天两夜奋战,终于将坦克自行火炮团的通信设备全部修复。这次我被志愿军司令部批准荣立三等功,得到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颁发的战士荣誉勋章。我的事迹还刊登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通信部出版的《通信战士》刊物上,并获一等奖。

为了配合停战谈判,以打促和,我军在1953年6月发起夏季反击战,这是一次规模较大的作战行动。整个夏季战役,包括作为这一战役第三阶段的金城反击战,从6月10日开始,到7月18日胜利结束,历时约40天。金城反击战,在不到一周时间里,就歼灭敌军7.8万余人,并且在20多公里正面阵地上,突入敌人纵深10多公里。金城反击战役,是我军与美帝在朝鲜战场最后一次较量。

在金城反击战中,我军存放通信器材设备的坑道遭到几百架次敌机轮番不断的轰炸和炮击,我和战友们一起冒着敌机的轰炸扫射,奋不顾身地将坑道内所有的电台及器材抢救到安全地点,在烟雾弥漫的烈火中抢救出了被熏晕的邹明宽同志。事后我被评为二等功,荣获朝鲜政府颁发的二级国旗勋章。

慑于我方的军事威力,战役结束仅仅10天,敌人就在停战协定上签了字。拖了整整两年的停战谈判终于画上了圆满的句号,进行了3年多的朝鲜战争也终于以中朝人民的胜利和美帝国主义的失败而宣告结束。

停战协定是1953年7月27日签字和生效的。那天天气晴朗,阳光灿烂。早上我们突然接到上级通知:上午10时,停战协定将在板门店签字,晚上10时停战协定生效,全线完全停火。

当晚,我们集中在坑道的俱乐部里等待胜利时刻的到来!外面敌机还在盘旋,并且不时扔下几颗炸弹,那爆炸声恰是敌人的阵阵丧钟!终于停战生效时刻到了,灯火管制解除,山上刹时一片欢腾!

朝鲜停战谈判协议规定在军事分界线——“三八线”两侧从东至西双方各设十个观察小组(后调整为六个)以监督“协议”的执行情况。我作为电台修理技师被分配到第六观察小组,主要负责75瓦通信车的维修,这部缴获的美式75瓦电台在当时是宝贝。由于我保证了这台通信车的最佳通信状态,被第三次评为三等功,获朝鲜政府颁发的三级国旗勋章。停战以后,我们还继承和发扬中国人民军队的光荣传统,积极帮助朝鲜人民恢复生产、重建家园。

现在,63年过去了,当年在朝鲜战场上奋勇战斗的热血青年转眼间已变成两鬓斑白的老人。为了抗美援朝的胜利,无数优秀的中华儿女为国牺牲,白骨埋在朝鲜的青山丛林之中。他们是我们幸存者学习的榜样,他们真正是“最可爱的人”。我们活着的人都应该牢牢地记住他们,是他们用鲜血和生命换来了祖国的安宁,赢得了祖国的改革开放,繁荣富强。我和我的战友们——全体中国人民志愿军战士们,为取得这场战争的胜利而自豪,为祖国赢得了荣誉而骄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