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10月下旬至1951年1月上旬,在短短的2个多月内,中国人民志愿军与朝鲜人民军并肩作战,取得了三战三捷的辉煌胜利,歼敌7万余人,将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逐回“三八线”以南,收复了平壤,并一度推进到“三七线”,打破了美军不可战胜的神话,震撼了全世界。
第三次战役结束时,敌军被逼退至“三七线”附近之平泽、安城、堤川、宁越、三陟一线,有些人被胜利冲昏了头脑,不顾2个多月内连续打了三次战役的志愿军,已经十分疲惫,亟需休整;也看不到经过三次战役,敌军虽然损失惨重,但其重兵集团并未被歼灭;更看不到从“三八线”到“三七线”100多公里的地区,使志愿军本来就十分脆弱的补给线又急剧延长了,粮食、御寒衣物、弹药都得不到补给保障。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还要志愿军乘胜追击,后果将不堪设想。于是,彭德怀下决心了,严肃指出:部队决不能再盲目向南追击了!
1951年1月10日深夜,朝鲜首相金日成在外务相朴宪永等陪同下,抵达中朝联军司令部,与中朝联军总司令彭德怀在矿洞会晤。金日成对彭德怀司令率领中国人民志愿军在第一、二、三次战役中所取得的伟大胜利,表示祝贺和感谢,同时对下一步作战部署表示了关切。
彭德怀详细地向金日成汇报了第三次战役的情况,对于战场态势,彭总说:“美军主力还没有遭受到很大的削弱,敌人从汉城撤退后,又部署了新的防线。有许多迹象表明,美第8集团军司令李奇微是在有计划地向南撤退,是引诱我们南进。部队经过连续作战极度疲惫,在减员还未得到补充,粮食、弹药给养十分困难时,敌人有可能再来一次‘仁川式’的登陆,对我们实施两面夹击,我们决不能上当!”
朝鲜外务相朴宪永插话说:“苏联驻我国大使拉佐瓦耶夫认为:敌人完全是向南败退溃逃,中朝军队不应停止追击,而应该趁有利形势,继续向南追击。拉佐瓦耶夫建议我们,要抓住当前有利时机,想方设法克服困难,乘胜追击,对敌人施加最大的军事压力,这样才能迫使敌人撤出朝鲜半岛。”
彭德怀看着朴宪永外务相,笑着说:“我怎么会不懂得乘胜追击的道理?我军历来都是主张作战猛打猛冲,对击溃的敌人要乘胜追击,使得敌人没有喘息机会,最后歼灭敌人。但是必须要看到朝鲜战场的特殊性。”彭总还说:“要迫使敌人撤出朝鲜半岛,说说很容易,做到很难啊!现在敌人还有20多万的地面部队,美军主力未受到很多损失。如果我们不歼敌七八万人,敌人绝对不会自动撤离朝鲜半岛的。从下一步歼敌考虑,现在想方设法克服困难,将敌人赶到釜山,反而不利于中朝军队分割歼敌,不知金日成首相的看法怎样?”
朴宪永又说:“若不乘胜向南追击敌人,那要错失良机。”
这时彭德怀听后也有点火气上来了,但还是耐着性子说:“把战争胜利寄托于侥幸,那很有可能会把战争引向失败。志愿军需要休整两个月,休整前一个师也不能南移。你们认为只要我们南进,美军就会退却,那我提议,人民军5个军团12万余人,已经休整两个月了,照你们的愿望可以向南发起进攻。美军退出朝鲜,我当然庆祝朝鲜解放万岁。你们南进,海岸线警备任务由志愿军担任。”
金日成思考很久后说:“看来彭司令的意见是对的,我们应停止向南追击敌人,部队需要休整,但不知道你们要休整多少时间?”
彭德怀诚恳坦率地说:“这次进行的第三次战役,打得有些勉强,部队已经连续打了两场战役,极度疲劳,减员粮弹没有得到及时补充。打第三次战役最主要是从政治上考虑,所以是在十分仓促的情况下发起的。部队打过‘三八线’,气温在零下30多摄氏度,有的部队穿的衣服非常单薄,很多部队涉冰水抢渡临津江、汉江,有整营整连的人冻伤减员,失去战斗力。所以我们考虑不得不让部队休整一下,很好地进行下个战役的准备,我们的重点是坚决打好春季攻势。”
金日成听后,缓慢地说:“彭司令员的一些想法是对的。不过部队的休整时间不宜太长,有一个月就可以了,休整时间太长,稻田与河川一化冻,部队运动会增加很多困难,至于部队运输补给困难,我们正在与地方交通部门研究解决办法。”
彭德怀考虑后,解释说:“休整一个月时间太短,志愿军第一批入朝参战部队已经连续作战三个月,减员很多;第二批入朝参战的志愿军部队,最快的速度也要三四个月才能到齐,然后还要进行必要的战前训练准备。当前中朝军队在第一线的作战兵力,在数量上与敌人相比,已不占优势。”
彭德怀同金日成经过分析研究,最后取得一致意见:第四次战役,在两个月后组织实施。在第四次战役前,必须抓紧整训部队。定于1月25日在君子里召开中朝军队高级干部联席会议,总结前三个战役的作战经验,研究讨论下一次战役的准备工作。
苏联驻朝大使兼人民军总顾问拉佐瓦耶夫得知这一部署决定后,跑到志愿军指挥部,指手画脚地对彭总说:“彭司令员,你运筹帷幄指挥得好,在强大的攻势下,美军被迫向南逃跑得很快,你只要进一步一鼓作气,指挥中朝军队乘胜快速南追,就能把美军一举从朝鲜半岛赶下海去!”
彭德怀作为久经沙场的老将,始终保持着清醒的头脑,对缺乏全面分析的拉佐瓦耶夫说:“大使阁下,朝鲜战场上敌人到目前为止,尚未受到毁灭性打击,还没有到大伤元气的程度。因此有轻敌速胜的看法,是不大符合朝鲜战场实际情况,以此来指挥战场作战是十分有害的,会产生严重后果。”
拉佐瓦耶夫头脑发热,指责彭德怀说:“彭司令员,你发表的是奇谈怪论,朝鲜人民统一祖国,既是社会主义阵营的事业,也是中国自己的事业,要咬紧牙关打到釜山去,解放朝鲜全境。不能错失良机,停止追击不符合无产阶级国际主义精神。在朝鲜战场上可不能当大傻瓜!”
彭德怀严肃地说:“我依据朝鲜战场的实际情况,已下令中朝军队停止追击敌人,结束了第三次战役,这是唯一正确的选择!”
拉佐瓦耶夫没有一点外交官的风度,竟然盛气凌人地训斥说:“彭德怀呀!彭德怀!哪有打了胜仗不乘胜追击的道理!哪有你这样的司令官?你赶快下令继续追击敌人,一直打到釜山去,坚决把敌人赶入大海去!”
彭德怀打断拉佐瓦耶夫的话说:”大使阁下的好意我领了,但我作为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中朝联军总司令,要为几十万将士的生命负责,为中朝两国的生存安危负责,岂能视同儿戏!”
一席话说得拉佐瓦耶夫无言以对,气急败坏的他竟搬出斯大林来压彭德怀:“我要向斯大林同志报告,让斯大林来教训你!”
彭德怀再也按捺不住火气,反驳说:“大使阁下,你谈到无产阶级国际主义精神,当美国发动侵朝战争时,你们3000多名军事顾问为什么要撤出朝鲜?你们的无产阶级国际主义精神在哪里?美军越过‘三八线’向鸭绿江侵犯时,你们为什么不出兵?你本人又在哪里?”
拉佐瓦耶夫回到大使馆后,立即向斯大林发了一份很长的电报说,“彭德怀右倾保守,按兵不动,不乘胜追击敌人”。
彭德怀向中央军委主席毛泽东发电报,如实报告了他与苏联驻朝大使拉佐瓦耶夫关于把美军立即赶下海去的原则分歧的书面意见。
毛泽东主席非常赞同彭德怀的意见,把朝鲜战场的实际情况,向苏联斯大林作了通报。斯大林收到毛泽东主席转去的彭德怀的意见书后,随即发报复电给拉佐瓦耶夫,说:“彭德怀是久经考验的统帅,是当代天才的军事家。今后一切听从彭的指挥,不准你乱发言。”
斯大林给毛泽东主席的复电中称赞中国军队,以那样劣势的装备,打败了世界上最强大的美帝国主义,称彭德怀是当代天才的军事家。他指出:“彭德怀的意见是对的。我已严厉批评了拉佐瓦耶夫,不准他今后再乱发言,准备把他调回苏联,不让他再在朝鲜给彭德怀捣乱了。”
(本文依据解放军文艺出版社出版的《“三八线”上的交锋——抗美援朝战争纪实》摘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