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浙南乐清的调查报告
乐清市是浙江省革命老区,全市911个村中,有535个革命老区村,占58.7%。早在大革命时期,乐清就建立了中共党组织;抗日战争爆发后,乐清的革命力量日益壮大,党组织从小到大,沿着括苍山脉,逐步扩建到黄岩、仙居、温岭等县,以永乐人民抗日自卫游击总队为基础建立起括苍支队,在中心县委的领导下,建立革命根据地,为浙南人民的解放事业作出重大贡献。但长期以来,由于交通不便,信息不灵,老区经济发展滞后,人民生活贫困。如何发展山区特色产业,几年来,乐清市人民政府组织山区农民在发展铁皮石斛特色产业中,取得了可喜成绩。
石斛采集,历史悠久
铁皮石斛因表皮呈铁绿色而得名,为石斛之极品,就像人参中的“野山参”,具有独特的药用价值,秦汉时期《神农本草经》记载,铁皮石斛“主伤中、除痹、下气、补五脏虚劳羸瘦、强阴,久服厚肠胃”;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评价铁皮石斛具有“强阴益精,厚肠胃,补内绝不足,平胃气,长肌肉,益智除惊,轻身延长”之功效。铁皮石斛在雁荡山的悬崖绝壁上早有生长繁殖。枫斗是石斛经粗加工后得到的产品,其中又以铁皮石斛制成的铁皮枫斗最为名贵。乐清大荆、仙溪、雁荡等地农民,早就熟悉铁皮石斛,祖辈用绳索悬挂在山崖绝壁间,采集石斛,精心加工成枫斗,作为“贡品”。此项工艺雁荡山人代代相传,延续今世。
乐清市山区一部分农民,继承祖辈工艺,采集石斛,加工枫斗,进行销售。由于本地野生石斛资源日益枯竭,他们到云南、广西等地采集、收购鲜石斛原材料,运回本地,组织加工枫斗,销往外地。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仙溪镇、双峰乡、龙西乡等部分农民从事铁皮石斛收购、加工、销售。其中双峰乡平园村、龙西乡仙人坦村,家家户户加工铁皮枫斗,销售的专业人员上百人,加工从业人员近万人。农民收入明显提高,万元户不断涌现,多的已有几十万元,龙西、双峰农民开起了小轿车,双峰乡平园村多数农户盖新房,老区人民尝到了发家致富的甜头。由于铁皮石斛生长期长,又被国家定为二级保护物种,严禁采挖,石斛资源断绝,影响铁皮石斛的加工和销售,山区农民的收入明显回落。
科技联姻,突破难关
乐清一些专业户为了生存,搜集资料,向有经验农民取经,进行小规模试种石斛,但都没有成功。2010年,专业户宋仙水投资2000多万元,成立浙江铁枫铁皮石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主动与浙江大学、浙江农业大学等高校建立起合作关系。虽然也失败过,但他的石斛种苗培育研究团队始终没有放弃。通过多方合作,占地仅有5亩的培育苗基地,培育出7000万株种苗,价值3500万元;同时石斛大田种植也取得了重大技术突破。在镇安130亩铁皮石斛主导产业园区内,一株株从组培室而来的石斛种苗在此安家,长势喜人;而种植在雁荡山灵峰景区千亩林地上,仿野生原生态方式的石斛,每天吸收阳光雨露,滋润生长。另外,石斛专业户金某、张某等请来专业技术人员,“借脑”建立乐清市东亚和雁吹雪石斛有限公司,开设组培室育苗,大田试种,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他们都能一次性培育2000万株以上苗木,为全市大批量种植石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政府扶持,迅速发展
铁皮石斛是“高投入、高产出”的农产品,标准化大田基地种植铁皮石斛平均每亩投入资金约9万元(其中设施成本3.1余万元,种苗4万元,运行管理1.6余万元),每年每亩可产铁皮石斛鲜品250公斤,产值20万元,去除成本,每亩净收入约10多万元。为了加强领导,市政府成立了铁皮石斛产业领导小组,出台了《关于加快铁皮石斛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市政府一年拨款2000余万元,扶持石斛特色产业,大大调动了山区农民的积极性。近年来,乐清市建立组培室30个,年培育铁皮石斛种苗约6亿株,年产值近3亿元,供本地和域外石斛基地种植。乐清市成立铁皮石斛专业合作社100个,全市种植面积达到6000亩,年产值约6亿元。另有200多乐清人,带着资本、技术,到云南、广西、贵州、福建等地,承包山场、土地,请帮工在域外种植铁皮石斛约2.3万亩,年产出5750多吨铁皮石斛鲜条,运回乐清加工枫斗1430多吨,仅加工费一项收入,达5.72亿元,带动老区石斛加工
从业人员近5万人,直接增加老区人民收入。据不完全统计,乐清市一年铁皮石斛组培室育苗、大田标准化种植和域外加工费等三项收入约14.72亿元。
铁皮石斛的寿命周期为7年,一旦种植趋于饱和,石斛育苗销路可能遇冷。另外,进入快速增长期,管理技术、自然条件不具备,盲目上马,直接影响铁皮石斛的质量。2012年8月,由全市铁皮石斛专业合作社负责人、专业户、专业科技人员为代表,成立铁皮石斛产业协会,并定期召开会议,对生产环节作专题研究,建立质量技术检测室,制订质量标准实施细则。执行会长宋仙水表示:铁皮石斛有限公司在建成“国字号” 铁皮石斛重点研究室后,今年由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剑平领衔的院士工作站在乐清成立,进一步实施科技探索,将解决包括产品深加工在内的更多产业深层次问题,使乐清市铁皮石斛名特优产业,健康有序发展,顺利进入国内、国际市场,为老区人民增收、造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