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9期●老区采风●

虞晓付:村民心中“活财神”

作者:刘海炳 吕渊 钱永祥

他是一个传奇人物。4月10日中央电视台七频道播放了他带领村民共同致富的事迹,江苏电视台和一些地方媒体也相继宣传了他的致富经。下西村党支部副书记支国民对我们说:“没有他,我们村民不会富得这么快,大家都称他是村上的‘活财神’。”他,就是溧阳市社渚镇下西村残疾人、现年50岁的虞晓付。

虞晓付家境贫穷,是村里有名的“穷光蛋”。改革开放以前,住的土坯房是“晴天屋顶透阳光,雨天到处滴答响”。他三岁时得了小儿麻痹症,左腿肌肉收缩,骨骼细而短小,必须依靠拐杖的支撑方能行动。2000年前,他是村里的低保困难户。但是,他有灵活的头脑和身残志坚、与命运抗争的决心。

2002年12月的一天,安徽省无为县一个客户来下西村办事,发现池塘里有当地人称为“节节草”的水草(学名轮叶黑藻),说这种草对螃蟹养殖作用很大,既能净化水质维护蟹塘生态环境,又是蟹的饲料,市场行情很好。说者无意,听者有心。2003年3月,虞晓付投石问路,拉上330斤“节节草”到安徽省巢湖市无为县市场试销,被一个方姓客户以每斤60元的价格全部购下,一车草卖了19800元。高价格,好市场,使他惊喜不已。当年,通过方某销售,虞晓付净赚了100万元。目前,“节节草”基地在下西村有3000亩,社渚镇有3万亩,成为本地农民新的致富项目。

虞晓付拄着拐杖带领我们参观了他的“节节草”种植基地和三天前从福建新引进的鳜鱼苗精养池。他告诉我们,他的合作基地有2000余亩,检查和指导生产是他每天要做的事。我们问他,基地农民种的草为什么一定要由你来推销,少掉这个环节,生产者和经营者不是更直接、效益更高吗?他说:“这要靠诚信、靠信息、靠市场、靠合作共赢。我是本村人,把乡亲的利益看得比自己的还重。在市场行情不好的时候,我只服务不收费。我信息多、市场大,浙江、安徽、湖北等地都有我的客户,草、虾苗、鳜鱼苗是不愁销路的。高淳的虾苗市场,我们基地的销售量要占到90%左右。”在接受我们采访的两个小时里,虞晓付的手机一直忙个不停,绝大多数都是要货和约定提货时间的。基地农民张某告诉我们:他的600亩养殖场是晓付水产合作基地的一部分。去年“节节草”产值120万元(其中50%支付村民劳务工资);青虾产值每亩6000元(净收入3000元),全部是虞晓付帮助销出去的,他在村民中威信很高。去年全村青虾和“节节草”的总产值达2700万元,其中村民的劳务收入达600万元以上。

虞晓付告诉我们,他原来的名字叫虞小富,父亲希望我小富即可。我给自己改成了晓付。我是残疾人,是穷困潦倒之人,是乡亲们从小对我关爱才有我的今天,我要用付出来回报乡亲。我敢想敢做敢冒风险,但不能让乡亲们去冒风险。村领导支国民对我们说:“现在社渚镇是全省有名的青虾养殖基地,这里面有虞晓付的贡献。采集‘节节草’又为村民打开了劳务之门。”目前,虞晓付又在利用养虾池在4月中旬至5月底这段休闲期繁殖鳜鱼苗,周期短,效益高,但风险也大。他说,等到摸索成功后将把这项技术无偿地奉献给乡亲们,为大家增加致富新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