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10期●散 文●

难忘族兄兴华

作者:张兴渠

在我心目中有一段记忆,终生难以忘却,那就是兴华烈士。兴华乃我之族兄。他早在上世纪三十年代末,就成为党的地下工作者。

那时,由于敌人的封锁,游击区的物资供应十分匮乏,尤其是药品更是奇缺。为了打通药品供应的渠道,兴华挺身而出,勇挑运送药品出入险境的重任。

一次,他把运送药品的站头设在一个小镇——伊山,他自己化装成郎中先生。头戴一顶呢帽,身穿一件布袍,配上一副黑色眼镜,坐上了黄包车,把药藏在车的脚板里,拉车的年轻小伙子也是地下工作者。当车拉到镇的中心街口时,忽然被前来巡逻的日本宪兵队拦下了,宪兵趾高气扬,不可一世,枪上还有明晃晃的刺刀,为首的那个宪兵看完了“良民证”,后又掀开脚板一看,满满一包禁运的药品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八格牙路”,那宪兵不问三七二十一,把兴华和药品押送到了宪兵司令部,那拉车的小伙子见势不妙,赶紧调头去向党的地下组织汇报。

在宪兵队的审讯室里,宪兵正在吊打一个犯人,惨叫之声不绝于耳,兴华听在耳里,痛在心里,暗暗发誓:“此仇不报非君子。”宪兵队长坐在太师椅上,怒气冲冲向兴华发问:“你是什么人,干什么的,要如实招来!”兴华马上把“良民证”、“保民代表证”一一递上去说:“我是良民,行医混饭吃的人啊!”队长又问:“既是良民,为啥要做违法倒卖违禁药品的犯法事情?”兴华辨白说:“那不是倒卖,是为老百姓治病用的呀!”那宪兵队长一听更火了:“你还嘴硬,不要敬酒不吃吃罚酒!”并吼叫一声“来人呀”,话音未落,只见一宪兵带了三个人匆匆走进了审讯室。这三人中,一个是镇长,一个是区长,一个是东庄的乡长,都是有头有脸的人物(其实都是我党的地下工作者)。首先是镇长走上前说:“我们是来为郎中先生做担保的,他是东庄地主家的二少爷,能书善写,自小学得一手好医术,名闻远近,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他看到伊山镇有不少人得了病缺医少药,无法医治,想在这里设个摊子,行医治病,也是一件好事,不想却被皇军抓了,实在是误会!”紧接着区长乡长也连连称是,画押担保,愿意承担一切后果,说得宪兵队长半信半疑,又拿不出实据,最终释放了兴华。

后来兴华全家搬到了游击区,成为了革命之家。有一次兴华在带领游击队追捕叛徒时,遭叛徒开枪击中要害,不幸壮烈牺牲,时年不到三十岁。

想起当年往事,仍然对兴华充满了无限的怀念与自豪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