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逢学校周末大扫除,总有个别懒惰的孩子溜边或拈轻怕重,更有甚者,还要家长代替他们打扫卫生。一次,看到来校接高一年级王同学回家的爷爷在帮她打扫教室,王同学却在一旁袖手旁观。我叫她自己去做,她回答道:“我在家什么也不做,我家有保姆。”我问王同学的爷爷有啥想法,他不以为然:“孩子的任务就是学习,只要孩子学习好就行了。”一番话让我唏嘘不已:看来,孩子不爱劳动,主要还是由于家长对孩子的溺爱所致,这样做,表面上是在疼爱孩子,实际上等于剥夺了孩子动手的机会和劳动的权利,对孩子的身心成长极为不利。
记得我刚参加工作的时候,喜欢“以身示范”,许多事情,我都是带头去做。譬如值日,我看到孩子不爱劳动,便主动地拿起笤帚和孩子一起干;捡垃圾时,我也拿着畚箕和孩子一起捡……希望孩子能在我的感召下主动劳动、热爱劳动,可孩子并不能在我的感染下发自内心地去劳动。这是为什么呢?无数个“为什么” 就这样一直困扰着我,直到拜读了教育专家李希贵的著作《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才寻到了答案。李老师指出:“孩子能做的事情,就让他自己去做,告诉他‘我能行’!”细一琢磨,真是这么回事。从前,我只片面地理解让孩子自己做的事情就是穿衣戴帽、吃饭学习,可今天再去咀嚼这句话:让孩子自己去扫地,让孩子用行动去体验自己应该感受到的一份责任与义务,才是这句话的真谛!此时,我们不能心疼孩子,因为这样做,只会剥夺孩子对于“社会责任”的体验,更容易造成孩子的依赖心理,久而久之,就会造成孩子的“无能”。老师常常无意间形成了一种包办代替的思想,实际上这样做不仅没有锻炼孩子,反而强化了孩子的弱势。自此以后,我便理顺了自己的教育思路,我告诉孩子们:“这些事情,老师在你们这么大时,也是自己去做的。现在,是你们在成长,如果老师都替你做了,你们还会得到锻炼么?”后来我和家长一起商量,孩子自己能做的事一定要让孩子自己去做,也许孩子会辛苦一些,但带给孩子的收获是不可估量的。
全国十佳班主任田冰冰老师曾语重心长地说:“孩子终究是要长大的,家长、教师要努力让孩子学会爱劳动,孩子扫地其实也是基本的学习过程,与做作业一样,能让孩子们从劳动中得到锻炼、体验快乐、承担责任,可能比学得某些知识更为重要。”她的话真有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