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02期●《改革开放30年》征文选登●

笑声满故乡

作者:任金富

我的老家是江苏泰兴市张桥镇焦荡村后万家桥庄。我1959年从泰兴调高邮工作,至1991年离休的32年中,只因岳父去世、母亲病故等,回去过三次,每次都是匆忙往返一两天,无暇会见故交,畅叙邻里。1991年离休后曾下过决心,辗转故里,访谈同伴知友,寻找童年美趣。但是,由于创办老促会、扶贫协会,转眼又是15年。这期间也回去过两次,每次仍为一两天,没有接触实际。2006年从老促会、扶贫协会退下来后,才有了真正属于我的时间。
      2008年中秋前夕,我和老伴一起,回到我的后万家桥庄,一住就是半个月。在这个小庄上左瞧瞧右看看,慢品细察,比解放前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它比改革开放的三十年前又有了惊人的发展。解放前,本庄17户中,生活能自给的只有4户,其余家家都有讨饭棍,户户种租田。解放后,虽然分得了土地、不受地主剥削、丢掉了讨饭棍,但因老底子薄,地里粮食产量不高,家家都吃统销粮,仍然在艰难中徘徊。成立公社后,劳力被捆绑在“大呼隆”里,依然是“地里产粮不多,树上很少挂果(泰兴白果),家家吃粮困难”。
      改革开放的三十年来,党的富民强国的政策,激发了人们对新生活的梦想与追求,加快了解放生产力、调整产业结构的步伐。因而,呈现出家家想致富,户户奔致富,人人忙致富的局面,促进了经济建设的发展腾飞,小村庄出现了巨大的变化。宽敞明亮的水泥路取代了烂泥路,并连成网络直达省道国道;一幢幢华丽的小洋楼取代了难以遮风挡雨的茅草破屋。如今,庄上的33户居民中,有29家住进新砌的楼房,还有3户在城里建起别墅,对1户残疾人,国家也安排砌了平房,并全保生活费用。
      “为别人打工只能谋饭碗,自己办产业当老板走创业之路。”这已经成为全村人在改革开放大潮中的崭新理念。现在,小庄子共近100亩耕地,粮食产量一亩能抵过去的3亩,农业高新科技使亩产达到吨粮。特别可喜的是,摆脱了单纯依靠种植业,走上了兴工、经商之路。现在有一户办起了年产值近千万元的工厂,4户搞经商,开专卖店。家家都有小作坊以及种田、务工“双财”致富的项目。庄上有私人轿车4辆,摩托车33辆,家家电灯电话,彩电冰箱和家用电器一应俱全。
      记忆中的丁福如,夫妻2人,2女4子6个孩子,加上老母亲9口之家。解放前,他无寸土,种租田,当长工,日子极度贫困。如今的丁福如家真是人间天堂。儿女们“各房点灯各房亮”,勤劳致富福满门,天地顺心日子顺。大儿子丁玉生的儿子,开了两家服装厂,一家在上海,一家在本庄,年收入上百万元。家里住的是楼房,有两辆轿车。这次我到丁家造访,丁玉生激动地说:“改革开放让我们真正享到了共产党的福,我做梦也没有想到能有今天。”庄上的万鸭章,改革开放让这一家财路大开,告别了贫困。两个儿子,一个在重庆、贵阳开了专卖店,家庭成了“百万富翁”,家有两辆小轿车,常常出入城乡。庄上,过去上学的很少,条件好一点的人家男孩子读私塾,女孩子无一读书的。现在,庄上的学龄儿童全部上学,户户书香,琅琅书声,庄上出了8个大学生。“重教兴业,富国强民”成了新时期庄稼人的共识。
      故乡巨变,让人开心。过去的茅屋不见了,见到的是洋房高楼;过去的烂泥路不见了,见到的是直通门前的水泥大道;过去的挑、抬、耕、割的原始种田活儿不见了,见到的是机耕、机割的农业机械化生产。原野上,穿着皮鞋种地,打着花伞跑圩,拿来麻袋收秋,欢天喜地种田,让人欢喜,心旷神怡。
      这真是: 改革开放好时光,欢歌声声笑满庄;福到人间添锦绣,人换思想地换装。

上一篇:呼唤舆论监督下一篇:我这三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