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柏坡
西柏坡,是太行山东麓一个普通的小村庄,滹沱河擦村而过,两岸滩地肥美,它和邻近的黄泥、郭苏等村庄曾被聂荣臻元帅誉为“晋察冀边区的乌克兰”。1958年由于修建岗南水库,西柏坡和东柏坡等20多个村庄被搬迁。西柏坡中共中央旧址直到1970年才在距原址500米、海拔高于原址57米处复原建设。
今日的西柏坡,前临碧波潋滟的西柏坡湖,后靠翠柏满坡的西柏坡岭,湖光山色相得益彰,风光秀丽。
据史书记载,西柏坡原名“柏卜”,始建于唐代,因村后坡岭上翠柏葱郁而得名。1935年,该村一位教书先生将“卜”改为“坡”,又因与“东柏卜”村相对而居,遂改名为“西柏坡村”。
西柏坡一带村庄很多,为什么偏偏选中西柏坡作为中央工委的驻地呢?朱德总司令的秘书潘开文当时实地参加了考察和选择,他回忆说:“我们当时是这样考虑的:一是村子要适当集中,将来后委一些机关要来,能纳得下;二是交通要便利,便于和各解放区联系;三是有利于安全保密。尽管洪子店、郭苏、夹峪等村子很大,但目标也大,人多不便于保密。西柏坡村子较小,后边有个小山好防空,并且离周围村庄有一段距离(1公里左右),便于保密;四是住宿条件。西柏坡当时许多房子被鬼子烧了,但房基仍在,便于重建,将来住在一起比较集中,方便工作。”西柏坡具备了上述条件,新中国成立前的最后一个农村指挥所,就落实到它的肩上。
1947年7月12日,中央工委进驻西柏坡。为了适应战争环境的需要,中央工委当时对外称“工校”和“劳大”。刘少奇任校长,朱德为董事。
中央工委进驻西柏坡之后,指导、帮助晋察冀野战军打了四次规模较大的胜仗,歼敌6.2万余人。其中解放石家庄战役尤为重要。它使晋察冀和晋冀鲁豫两个解放区连成了一片,不仅奠定了统一华北解放区的基础,并为党中央移驻华北创造了有利条件。
1948年3月20日,党中央作出了移至华北同中央工委合并的决定。3月23日,毛泽东、周恩来、任弼时等率领党中央机关由陕西吴堡县川口东渡黄河,告别了生活战斗了13个春秋的陕北根据地,向西柏坡转移。4月23日,周恩来、任弼时等同志率部分工作人员先期到达了西柏坡,与中央工委胜利会合。5月1日,党中央在西柏坡开始办公。毛泽东因准备赴苏联谈判,在阜平逗留了一段时间,于5月26日到达西柏坡。至此,中共中央五大书记在历时一年多的分别之后胜利会面了。从此,西柏坡便成了当时中国革命的领导中心。
1948年9月12日至翌年1月31日,党中央指挥东北野战军、华北野战军、华东与中原野战军、华北军区部队成功地进行了震惊中外的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解放了东北全境和平、津两市,基本解放了长江以北的华东中原地区和华北。共歼灭和改编国民党军154万余人,基本消灭了国民党主要军事力量。
1949年3月5日至13日,中国共产党第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在西柏坡胜利召开。
会场设在中央大院的职工食堂,南半部为会场,北半部为服务处,会场正面悬挂着毛主席、朱总司令的画像和党旗。周恩来和任弼时还亲自检查了会场的布置情况。出席会议的中央委员34人,候补委员19人,列席人员12人。毛泽东主席主持会议并作了重要报告,提出了促进革命迅速取得全国胜利和取得这个胜利的各项方针;规定了党在全国解放以后,政治、经济、外交方面应当采取的基本政策,以及使中国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由新民主主义社会转变为社会主义社会的总任务和主要途径;指出夺取全国胜利,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告诫全党“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这次会议对促进和迎接全国胜利解放,以及保证中国革命实现伟大的战略转变,从政治上、思想上和理论上作了必要而充分的准备。
3月23日,中共中央、中央军委和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由西柏坡出发,挺进北平。临行前毛泽东把中央直属机关干部和警卫人员召集起来,语重心长地告诫大家:“我们就要进北平了。我们进北平,可不是李自成进北京。他们进北京腐化了,我们共产党人进北平是继续干革命,建设社会主义,直到共产主义。”
党中央进驻西柏坡仅仅十个月,但在中国革命史上却留下了辉煌灿烂的篇章,迎来了如旭日东升的新中国。西柏坡也因此像井冈山、瑞金、延安一样成了中国革命的圣地。
1973年2月26日,周恩来为西柏坡作了如下的题词:“西柏坡是毛主席和党中央进入北平,解放全中国的最后一个农村指挥所,指挥三大战役在此,开党的七届二中全会在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