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03期●《回眸开国60年》征文选登●

情系里下河人民

作者:薛先洛

薛先洛绚丽多彩的里下河湿地

我是一名新四军老战士,今年九十多岁,在喜庆新中国成立60周年的时候,心潮澎湃,思绪万千。我这里主要说说位于苏北高邮、宝应、兴化境内的里下河地区的沧桑巨变。
      在新中国成立后的60年中,我和高宝人民共同生活战斗了十余年,高宝人民给了我很好的教育,使我感受最深刻的是,包括高宝在内的里下河人民对革命、对建设贡献大,朴实、勤劳,勇于改天换地,富有开拓创新精神。里下河的沧桑变化,是中国农业60年来巨变的一个缩影。
      这里是具有革命传统的著名老区。在革命战争年代,里下河人民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在抗战时期,苏中的几次战斗都是在这里进行的。三垛河伏击战歼日伪军官兵1800多人。在宝应及淮宝地区进行了曹甸及车桥战役。特别是1945年12月下旬,高邮日寇拒绝投降,我军攻打高邮城,毙俘日军1100余人、伪军4000多人。1975年粟裕同志到高邮视察工作,我们县委接待他时,他还谈了当时的攻城情况,并说在全国捉鬼子最多的有两个县,高邮是一个。这些战斗虽是主力部队打的,但离不开人民的支持,大量的后勤工作是靠高宝人民完成的。在解放战争时期,高宝人民作出了很大的牺牲。    

1946年苏中七战七捷后,主力部队北上,高邮人民在坚持斗争中,前后28个月,牺牲的乡以上干部就有500人以上。其中包括华中工委社会部副部长兼公安处长周山,县委书记李健,副县长周奋,组织部长袁舜生,宣传部长郑光耀,县农会会长方农高,副会长朱德朝等;三垛区妇联主任秦梅卿一家14口和奉命撤离乡土的界首区干部高鹏飞家中6位亲人均被杀害。正如惠浴宇同志所说:“解放战争期间,高邮同志牺牲之多,堪为苏中之首。”当时,我虽不在这个地方,但我进行一些了解,同时自身也有这方面的体验。
      宝应人民的抗洪防灾精神,我至今不忘。1954年我由靖江调宝应工作。靖江在长江边,而宝应地跨京杭大运河,西有丘陵和高宝湖,东是湖荡河道纵横的水网地带。不巧的是,那一年我到宝应就遇到洪涝为患。我是4月中旬到宝应的,6月就开始下雨,嗣后就陆续不断,忽大忽小,酿成大水大涝。而这里的水情和长江边是不一样的:
      长江边水是在脚底下,你站在田岸上,水在下面;里下河,地势低洼,你站在田岸上,运河水在你头顶上;长江水是有潮汛的,潮起潮落,时间不长,堤防比较好对付。湖荡水则不同,水位高涨起来,长时间不能下落。有时大风、大雨、大浪 (俗话说三个浪头)一起来,再加近乎平堤的高水位,那真是惊涛骇浪,堤防不易;长江堤即使决堤,受灾面积不会很大,多则几百亩,若抢救及时,马上可以转危为安。运河堤决口,里下河地区千百万亩农田会成泽国,上千万人民会倾家荡产。据史料记载,1931年的特大洪灾,运河堤就有六处决口,听一些老人谈,那真是一片汪洋,里下河地区淹死77000多人,仅高邮县城就淹死1万多人,其中挡军楼到太山庙一带捞出尸体有两千多具,惨不忍睹。高宝一带还有350多万人流离失所,无家可归。
      解放后,这样的悲剧决不能重演。面对这场大水大涝,我在省、地委的领导下,依靠人民群众,和机关干部一起全力奋战在运河堤上。当时地委经常召开会议,分析情况,交代任务,明确要求;经常警告,如果运河堤出了问题,县委书记要杀头,要提头相见。为保运河堤也确实紧张。有一段时间,也就是我前面说的三个浪头一起来,又有几乎平堤的高水位,长时间不得落降。有一次,护堤人员忽发现堤上有渗透洇水现象。“千里之堤,毁于蚁穴”。当时出现这种情况是很危险的,幸而事前我们已准备好,并用卡车装好蒲包泥土、物资工具,立即运去,并在工程技术人员的指导下消除了险情。在抗洪中最使我难忘的还是人民群众。当时抗洪任务是繁重的,物资器材、人力的需要是大量的,而且随要随到。当时为护堤防浪要很多树棍、树枝,他们便源源送来。运河两边的树几乎砍光了,甚至要拆房子,村民也在所不惜。民工分段分块防堤、护堤。他们吃住在堤上,尽职尽责。特别是有些老人,动员他们不要上堤,他们就是要来,护堤的事太大了,并说不上来不放心。他们的组织性、纪律性强。当时灌溉总渠要宝应出民工3万人。我们县委接受任务后,只三天时间就几万人整队,由县委副书记赵柏生带队出发。这些都是不计报酬,无偿奉献而远征啊!里下河人民抗洪防灾的革命精神值得大书特书。
      勇于开拓创新,勤劳吃苦,是里下河人民的又一特色。里下河地区有很多沤田,原是一季早稻,品种叫什么三色子、六色子,亩产二三百斤,稻子一收,有些贫困户就关起门来,出外营生了,到春天再回来。这里湖荡多,是河道纵横的水网地区,船好行,桥难走。但人民群众深知,这一带地域广,水面大,资源丰富,潜力巨大,只要开发改造,致富有望。革命时搞土地改革闹翻身,今天我们要斗天斗地闹翻身。他们自己组织起来,自己规划,自己动手,大搞田、河、渠、路改造。首先将一熟沤田改为两熟制。仅高邮县就有千年不见天的老沤田70万亩,全部改变为两熟或三熟制,继又进行布局改造,实行粮棉经济作物轮间种植;再就是稻子品种改造——籼改粳,由低产品种变为高产品种,由一般品种变为优质品种。同时发展多种经营,从岸上到水面,由田到路,发展水生养殖及林业绿化,实现农田林网化,旧貌换新颜。这种农田工程改造的完成,使粮食产量每亩提高几百斤。而这些农田,在江、高、宝、兴地区就有数百万亩。我认为这一农田工程的改造,应该说是里下河人民做了一件开拓创新、改天换地的大事。记得1972年,我到高邮主持工作时,沤改旱工程早就全部完成了。我到任后,主要是着手解决对土质改造、提高的问题。如多种绿肥,增加磷肥,提高有机质,增加产量等。这些任务都是靠广大干部和群众默默无闻地实干苦干,而且干成功了。
      里下河人少田多,每个劳动力要负担六七亩,甚至七八亩,不仅劳动量大,而且劳动强度高。那时种田不像今天。现在科学发展了,用工量既少又轻。农民有句很形象的话:现在是“懒种田”。那时可真不是这样,那是真苦。栽秧,收割,都是面朝黄土背朝天。锄草、施肥、耕翻、管理,均属不易。我们常说里下河是鱼米之乡,是国家粮仓。但这是里下河人民用勤劳、苦干、不怕牺牲的精神奋斗出来的。曾经在北京的一次会议上,江苏省计委有个姓顾的女同志告诉我,说江苏高邮是人均粮食产量最高、对国家贡献最多的县。经核查,高邮县历年贡献的粮食按人、劳和亩平均超过全省农业县平均水平。改革开放以后,生产更是年年发展。1987年全县农民向国家交售粮食5亿斤,皮棉21万担,油料1459万斤,分别比1978年增长67%,23.5%,41%。今天的产量当然更高了,粮食单产已过吨了。横向发展更多,有些传统名产已经发展提高,进入国际市场了。对国家对人民的贡献更大了……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了解到里下河人民的品质风格,他们为革命不怕牺牲的精神,为建设的开拓创新精神,抗灾精神,勤劳苦干精神是何等可贵。我认为这种精神在今天还是应该发扬的。如:1954年抗洪救灾,成千上万民工出征,未要报酬;京杭大运河扬州段,及其排蓄水系的浚深,拓宽,改道,块石护坡等浩大工程,几十万人特别是里下河人民多少年出征苦干,有的还付出了伤亡病残的代价,都没有什么报酬,即使有一点也很少。这就是革命老区老一代农民的精神风貌。今天搞新的农村社会主义建设,不能忘记老一代农民的光辉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