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岭新四军军部旧址纪念馆
历史的古村——江村
皖南是我早已向往的地方。2007年秋天,单位组织考察,我有幸参加。汽车从人烟稠密的平原驶进了山区,天更蓝了,水更清了,公路像飘带蜿蜒在山谷和山腰。眼前的美景吸引了所有的人。大自然像一位高明的魔术师,把各种色彩撒向群山。浓绿、浅绿、淡红、橘红、深灰——组成一幅幅五彩缤纷的秋色图。我不禁想到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中的佳句“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毛泽东是当代诗词大家,这首词写尽了秋色的妖娆。
不知不觉中,我们已到了这次行程的第一站——旌德县江村。
源远流长的精美画卷
江村,是有着1400年历史的古村。它坐落在美丽的黄山脚下,枕山环水,山川灵秀。村口,狮山、象山卧居左右。村中,龙溪、凤溪环绕。村后,矗立着挺拔雄伟的金鳌山。
走进江村,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尊石雕塑像。一位面庞英俊的年轻人,手握书卷,眺望远方。他就是皖东北抗日根据地开创者之一、革命烈士江上青。他是江村人民的代表和骄傲。
村口聚秀湖汇聚了从金鏊山流下的溪水,湖面清晰地倒映着远处的青山。周旁古庙、宝塔、诗碑、堤栏,与垂柳秀荷,相映成画。聚秀湖湖沿像一张弓,导游说这象征着江村人弓满劲足,勇于走出江村,闯世创业。
通往村中的是一条条被人踩踏了几百年的青石板路,左弯右绕,凹凸不平。清澈的溪水顺着路旁的渠道欢快地流淌,人们在这里淘米、洗菜,演绎着重复了几百年的劳作。道路两旁是一律的粉墙黛瓦和高高的马头墙。远处青山隐隐,村民们告诉我们:东边那两座隐隐约约的山峰便是黄山山脉的天都峰和莲花峰。
我们参观了这里有着几百年历史的祠堂和民居,精美的徽派砖雕和木雕让人赞叹不已。江村原有宗祠8座,现在仅留存了3座——江氏宗祠、傅公祠、孝子祠。江氏宗祠是江村的总祠,建于明代永乐年间(1420年)。傅公祠也已有500多年的历史,经过几百年风雨侵蚀,依然显得古朴巍峨。江村目前所存的名人故居有:笃修堂、茂承堂、进修堂、黯然别墅和江泽涵故居等六所。
江村历史上名人辈出。明清时期,江村涌现出进士18人、文举人42人,武举人6人。民国初年涌现出学士、博士18人。清代医学家“人痘接种法”发明者江希舜,民国为国捐躯的海军将领江泽澍,《语丝》创刊者、民俗学家江绍原,著名数学家江泽涵都是从这山村里走出来的。在江氏总祠堂,我们看到有着千年历史、保存十分完好的族谱。据宗谱记载,南朝文学家江淹是江氏的祖先。
早在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江村就有了中共党的地下组织。江村的贫苦农民在党的领导下开展了如火如荼的斗争。岁月沧桑,火红的斗争成为历史。但江村人没有忘记这一段历史。他们在县党史办的协助下,办起“革命烈士纪念馆”和“革命斗争纪念馆”。来江村的游客,可以受到多方面的教育。
延续着罗霄山脉的光荣
皖南不仅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这里也有着辉煌的革命斗争历史。1934年12月,方志敏率领红军抗日先遣队到达皖南谭家桥,与国民党军队发生了激战。至今,在谭家桥石门还保存着方志敏和粟裕的指挥台。1937年“七七”事变后,南方八省的红军游击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简称新四军)。1937年12月25日,新四军军部在武汉成立,叶挺任军长、项英任副军长。1938年8月2日新四军军部进驻皖南泾县云岭,直至1941年元月“皖南事变”发生。在这不到三年时间里,新四军不仅在繁昌、铜陵一带正面抵御日军的进攻,而且深入华中敌后的大江南北,英勇抗敌,创建了大片抗日根据地。新四军继承了红军的光荣传统,成为人民爱戴的军队。
新四军军部旧址在泾县县城以西25公里处云岭罗里村,是全国新四军纪念地中唯一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是中国近现代重要史迹之一。未到云岭,已感受到金戈铁马的氛围。公路两侧连续竖立着新四军领导人手迹的纪念牌,表达了老一辈革命家未竟的壮志和后人深情的怀念。离云岭不远处,是一处繁忙的建筑工地。向导介绍说,这是在建的新纪念馆,中央和安徽省都予以很大的关怀。
在新四军纪念馆旧址,我们首先瞻仰了叶挺军长的铜像,并与身穿新四军军装的讲解员合影。叶挺铜像广场旁便是“种墨园”,原来是地主的庄园,抗战时期这里成为新四军司令部所在地。叶挺、项英、周子昆均住在这里。1939年,周恩来副主席来云岭视察时,也下榻在“种墨园”。当年新四军领导居住的地方完好地保存下来,他们的卧室内,除了一张木床,一个洗脸架外,几乎没有它物。新四军正是在物质生活极为匮乏的环境下,艰苦奋斗,打击日军。
离军部一公里处,是设在陈氏宗祠内的军部大礼堂。宗祠的建筑面积达2900平方米,前厅有木架舞台,是军部召开各种会议和演出节目的场所。周恩来副主席曾在这里作重要报告。大礼堂现为新四军军部纪念馆革命文物陈列室,陈列室内展出的大量图片资料,生动地再现了当年抗日军民英勇抗战的历程。
我们在一个很大的沙盘前停了下来。通过这个沙盘,“皖南事变”的战斗过程一目了然。蒋介石集中七倍于新四军的兵力,埋伏在皖南的崇山峻岭里,形成了大包围圈。新四军在撤退的行程中突遭国民党顽军袭击,经过浴血奋战,除少数部队突围外,大部分干部战士英勇牺牲或被俘。消息传出,世界为之震惊。周恩来写下了:“千古奇冤,江南一叶。同室操戈,相煎何急。”表达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极端愤慨。逆历史潮流而动者,只能得逞于一时,蒋介石反动集团最终为中国人民唾弃,历史已作出了最好的评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