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04期●连 载●

罗炳辉在长征路上

作者:

茅台渡口                                                                                                        红军四渡赤水纪念塔

四渡赤水

1935年1月19日,根据遵义政治局扩大会议关于红军渡过长江在成都之西南或西北建立苏区根据地的决定,中央红军分兵三路从遵义向四川泸州、宜宾方向进发。
   在红军离开遵义之前,军委已派林彪率先头部队先走一步,希望他能扫清道路,使红军主力得以在泸州和宜宾之间渡过长江。
   1月20日,中革军委发出了《关于渡江的作战计划》;22日,中央政治局、中革军委为红军主力入川给四方面军发了电报,通报了这一战略转移的意图。从1月20日至25日的5天中,军委为实现新的战略转移,全军西移,并强调这一行动的关键一步是“争取渡河先机”。
  蒋介石为阻止中央主力红军北进四川,紧急调动兵力,对红军实施“堵剿”。
  1月12日,蒋介石令薛岳部速渡乌江电称:“据报‘匪’已全部渡过乌江,分三路窜扰,直趋渝、万,断绝长江交通,影响滋大。”同时急电驻川参谋团贺国光及四川军阀刘湘组织“川南剿总”,派潘文华为总指挥,集中所辖第二十一军兵力,布置防堵,封锁长江。1月16日,刘湘飞往泸州策划,各路敌军取道泸州、古蔺、涪陵、江津,分三路进入贵州赤水、习水拦击。
  1月19日,蒋介石亲自下达“川江南岸围剿计划”,其方针是:“我军以追剿军蹑‘匪’急追,压迫该‘匪’于川江南岸地区,与扼守川南行动部队及各要点之防堵部队,合围而聚歼之。”这时,除川军 12个旅纷纷向川南集结外,蒋介石的嫡系薛岳部的8个师,先头部队已进至乌江南岸;黔军王家烈的3个师,正从东、南两面向遵义急进;湘军4个师又进至湄潭以东的思南地区。敌军从四面八方涌来,红军又面临极为严重的处境。
  红九军团撤出湄潭,奉命经绥阳到娄山关接替红一军团防线。敌人几次猛攻娄山关,都被红九军团顶住。罗炳辉打电话问总部:“毛主席离开遵义没有?”回答说:“毛主席还未走。”罗炳辉便急忙赶到第一线,鼓励大家:“现在毛主席还未离开遵义,党中央、军委和总部也还在遵义,我们要顽强战斗,拼死顶住敌人。哪怕战斗到最后一个人,也要保住阵地,保卫党中央和毛主席的安全。”在罗军长的亲自指挥下,敌人的多次冲锋都被打退了。在向习水进发途中,中央和军委纵队的许多老同志看到红九军团指战员穿着崭新的冬装,整齐的军容,都称赞说:“‘老九’不简单,能打能走,算得上常胜的游击军!”
  1月25日,红九军团取小道单独行动,争取攻克习水县城,掩护红一军团向土城前进。罗炳辉带着部队,沿着娄山关山脉北麓的羊肠小道,每天以百里的速度急行军。当部队进到距习水约35里的陈家寨时,被敌军挡住了去路。绕道去习水还需多走100多里路,时间已经来不及了。于是,他马上命令前卫营以机枪火力佯攻隘口,吸引敌人的注意力;另派侦察连长带一个班,从左侧攀登上去,突然一阵冲杀,打得敌人措手不及,晕头转向,立即溃逃,于 26日下午比敌人早两个小时,抢先占领了习水县城。
  红九军团各部队刚吃完饭,警戒线上的哨兵就和来犯的敌人打了起来。
  1月27日上午11时,红九军团撤离习水奉命去参加土城战斗。在前进途中,要翻越一座30多里的大山,当时天寒地冻,阴雨绵绵,行动极为困难。特别在夜间行进,天很黑,一不小心就会掉下深渊,战士们只好以白毛巾为标记,一个跟着一个,一步一步地摸索前进。尽管前面不时轻声传来:“危险,注意!”的口令,但还是免不了意外的不幸事故发生:有驮东西的牲口跌下去了,有运输员连同挑的担子一起跌下去了,有的炊事员背着大锅跌下去了,还有抬担架的连同伤员一起跌下去了……罗炳辉和指战员们咽下悲痛的泪水,带着满腔的仇恨,忍饥耐寒,穿崖越沟,以坚韧不拔的顽强精神继续前进。
  当林彪率先头部队抵达赤水河附近的黄洞坡时.突然与敌遭遇。红一军团第三团竭尽全力战斗,仍冲不出敌人的火力网。林彪指挥部队坚持打到黄昏便撤出战斗。当晚连夜向军委报告了失利的消息。
  土城战斗的主战场在青杠坡,青杠坡地形特殊,是敌我双方鏖战的必争之地。越过青杠坡,倾斜而下土城,就无险可守了。元月 28日拂晓,红军首先在青杠坡山梁的营棚顶与川敌展开激战。经过十余次冲锋,反复争夺,营棚顶这块要地敌我易手数次。围绕这个中心战场的外围据点同时也展开了激战。据许长庚在《毛主席送朱总司令上火线》一文记述:“敌我双方犬牙交错,红军和白军扭杀成一团,已经没有固定的、明显的作战阵地了。朱总司令的指挥所,也变成了独挡一面的战斗单位了。”
  从林彪失利的消息和主力红军所面临的战斗场面,中央军委已经意识到这是一场十分残酷的恶战。红军手中幸存下来的两门山炮,朱德咬紧牙命令动用了其中一门,仅有的3发炮弹打完后,朱德又下令把炮扔进赤水河。下午3时,战斗还在激烈进行,国民党部队还在不断增援,面对这一情况,中央军委及时召开了紧急会议,这是长征以来红军在战斗激烈中召开的一次紧急会议。会议决定采取非常措施,命令部队黄昏时撤出战斗,迅速渡过赤水河,暂时放弃渡江北上计划,转向云南威信(扎西)地域集结。
  土城战斗的失利,成为红军一渡赤水,集结扎西,改变渡江北上计划的直接因素和这一军事行动的前奏,使党和红军再次脱离险境,在寻求新的机动中得到发展。
  在完成了掩护中央主力红军从土城渡过赤水河的任务后,罗炳辉指挥部队从习水县撤退到城外约5里的鸡飞崖,终于摆脱了敌人,渡过了赤水河,这是一渡赤水。
  2月4日,是当年农历正月初一,这是中国各族人民一年中最重要的节日,按传统习俗,不管你在天涯海角,都要提前赶到家与亲人团聚。这一天,罗炳辉率红九军团从四川叙永的石厢子向云南东北部扎西(今威信)的进军途中,离他的老家彝良已不很远了。“每逢佳节倍思亲”,从1915年就离乡从军已整整20年没有回过家的罗炳辉,也十分想念亲人和故乡。但他和广大红军一样,不是不思念亲人,正是为了亲人的解放,才又离开亲人,迈向前进的征途。
  2月5日,中央和红军主力进入扎西境内。2月5日至9日,中央政治局在扎西召开了继遵义会议之后的又一次重要会议。会议决定洛甫(张闻天)接替博古(秦邦宪)在党中央负总责;审议通过了张闻天起草的《中共中央关于反对敌人五次“围剿”的总结决议》;讨论决定并部署了对中央苏区和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反“围剿”斗争的战略、策略和组织问题,加强了对全国革命的领导;讨论决定了部队精简缩编和回兵黔北,重占遵义,打敌人回马枪等重大战略决策问题。在我党我军的历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当红军主力在扎西集结期间,蒋介石令何键率领湘军在湘西“围剿”红二、红六军团,以薛岳兵团和滇黔两省敌军组成“追剿”军第二路军,由龙云任总司令,薛岳任前敌总指挥,以吴奇伟的4个师为第一纵队,周浑元的4个师为第二纵队,滇军孙渡的4个旅为第三纵队,黔军王家烈的5个师为第四纵队,与川军潘文华一起,企图歼灭红军于长江南岸、横江以东、叙永以西地区。当敌人主力迫近扎西时,军委于2月11日20时在扎西下达命令,着各军团突然掉头东进,向敌人兵力薄弱的桐梓、遵义进攻。
  遵照军委命令,罗炳辉率部连续向东急进,于2月20日在古蔺的太平渡寻到几只小木船,缓慢地渡了两天,红九军团全体指战员才全部渡过赤水河,这是二渡赤水。
  罗炳辉率红九军团经过几天的爬山涉水,于2月25日到达桐梓的官店,和红五军团一起阻滞川军,掩护红一、红三军团向娄山关以南进攻。26日军委又电令红五、红九军团兼程南下,参加遵义附近的百丈场战役。
  2月27日,在路过桐梓以后,罗炳辉考虑到百丈场战役关系到赤化黔北的大事,必须打好,于是他和蔡树藩政委商量,由他带作战参谋、警卫员各一个及便衣侦察员8人,向前急赶,以便尽快赶到前线,接受军委指示。不料行至花园时,川军先头的一个连从岔道出来,截断去路,向他们开枪射击。在这万分危险的情况下,随罗炳辉的便衣侦察班以一当百、气吞山河之势,向敌人猛扑过去,将敌先头连击溃,罗炳辉安全脱险。
  2月28日清晨3时,在罗炳辉率部从板桥沿川黔公路向南急进途中,军委传来胜利消息:百丈场已为红三军团和军委干部团打下,遵义城已被再次占领,红一军团在遵义以南痛击了增援的吴奇伟部。
  中央红军二渡赤水后,一举攻克桐梓、娄山关,重占遵义。在重占遵义的战役中,共歼敌20个团,俘敌3000余人。这是中央主力红军长征以来最大的一次胜利。消息传来,红军指战员深受鼓舞,而蒋介石则甚为懊丧,认为这是“国军追击以来的奇耻大辱”。
  罗炳辉率部返回板桥及其附近,着红七、红八两团向仁怀方向派出警戒,他亲自率部分参谋人员和红九团火速奔赴娄山关,于当晚9时接防,让军委干部团的上干队南下。
  3月1日清晨,罗炳辉带着红九团团长及3个营长一起勘察地形,选择阵地,亲自指挥这次阻击战。
  当日上午10时,川军潘文华部4个团从桐梓方向经红花园,进犯娄山关,企图威胁正在遵义休整的中央主力红军。川军走在前面的两个团以为红军已经撤走,便大模大样地蜂拥前进。待敌进至红九团加强连前沿阵地时,只听一声“打!”的口令,十几挺机枪以猛烈的火力同时向敌人扫射,当场击毙敌官兵100余人,余敌向桐梓方向逃窜。从此之后,敌人数日不敢再犯娄山关。
  遵义城再次被红军攻占后,蒋介石飞往重庆,亲自主持策划新的围攻,命令其军事头目运用在江西修碉堡的办法,在一些重要的城镇及交通干线修筑碉堡,以封锁红军。还严令各纵队尾追侧击,并亲笔写了一封长信,空投给吴奇伟,勉励其“雪遵义失败之耻” 。
  当敌人逼近时,毛泽东、朱德率红军主力由遵义地区突然转兵西进,决定由仁怀的茅台西渡赤水河,以便寻求新的战机。
  为执行掩护主力西渡赤水的任务,罗炳辉率红九军团于3月 17日到达茅台镇。这里的茅台酒闻名于世,红军指战员不仅会喝酒的要喝上几杯,不会喝酒的也要尝几口,大家举起用磁缸子盛的茅台酒,为红军的胜利、为人民的解放事业而干杯!
  3月18日,罗炳辉率红九军团随主力红军之后,西渡赤水河,进入四川境内,这是三渡赤水。
  此时,蒋介石认为红军又要北渡长江,急忙调整部署,集中川、黔、滇、湘军阀部队及吴奇伟、周浑元两个纵队在长江以南的川、黔边区,妄图围歼中央主力红军。而红军在这个地区忽东忽西,忽南忽北地与敌周旋,使敌人摸不清红军的真正意图。
  3月20日17时,中革军委电令:“估计尾追我军之郭敌①,将配合叙、蔺之川敌及毕节、赤水之滇敌等的截击,这使我西进不利。”“我野战军决秘密、迅速、坚决出敌不备折而东向,限21日夜由二郎滩至林滩地段渡过赤水东岸,寻求机动。”
  罗炳辉率红九军团以急行军到达习水西南的太平渡,工兵连在当地群众的帮助下,在一里多宽的赤水河面上,迅速架起了浮桥。3月21日凌晨,红九军团东渡赤水河,这是四渡赤水。
  当他们刚渡过赤水,拆除浮桥时,追敌两个团已赶到赤水河西岸,担任后卫的红八团隔河与敌对战1个多小时,把尾追的敌人甩在赤水河西岸后才尾随大队前进。
  四渡赤水在红军长征中是惊险的一幕。从一渡赤水到四渡赤水,前后50来天。这50来天,战斗极其频繁,生活非常艰苦。但红军像长了翅膀似的,在敌人重兵之间迂回穿插,忽东忽西,生龙活虎,处处主动,始终牵着敌人的鼻子走,把敌人弄得昏头转向,疲于奔命。
  ①郭敌,指川军郭勋祺旅。
  (摘自中共党史出版社《罗炳辉传》)(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