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五四精神”的历史传承
女学生的游行队伍
上海万余学生在南市体育场召开追悼北京大学学生郭钦光大会
精神世界一脉相承
翻开《五四图史》,一幅幅珍贵的历史照片映入眼帘:“1919年5月4日北京大学群众大会现场”、“1919年5月4日,北京学生三千余人在天安门前集会”、“愤怒的学生冲向赵家楼”、“被学生捣毁的曹汝霖住宅”、“警察逮捕爱国学生”、“上海女学生游行”、“天津学生举行游行示威”、“济南人民举行爱国游行”、“北京各大学欢迎被捕学生返校”、“1919年5月31日,上海万余学生在南市体育场召开追悼北京大学学生郭钦光大会”、“1919年6月,上海学生和各界人民示威游行群图”。虽然,每张照片的色彩是黑白,每张照片的题注很简短,每张照片中的脸庞都模糊;可是,当我的手指抚过这些平静的纸面,却能强烈地感受到心中的热血阵阵沸腾。这些情感也许最强烈地属于青年人。在距离五四运动爆发90年后的今天,作为一名北京大学的学生,我能够深深体会到在1919年4月30日,当青年学生们听到中国在巴黎和会上外交失败的消息时,是多么的义愤填膺,多么希望能够以自己青春的力量挽回国家与民族的利益!
北京大学图书馆的走道里有一个不大的电视机,如果你曾见到过2008年9月25日神舟七号发射时,2008年“五 一二”汶川大地震发生后,2009年3月5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作政府工作报告时,这里满满聚集着学生们的场景;如果你曾见到过北京举办2008年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开幕式时,北京大学百年讲堂里2167个座位座无虚席,所有学生在国歌奏响时起立合唱的场景,你就会相信90年前的五四运动中喷涌的爱国之情仍在现代青年中传承着、延续着。其实,仔细想来,将我们内心与五四爱国青年们的精神世界紧密联系着的正是五四运动留下的宝贵遗产:国家兴亡,青年有责。
有志青年探寻真理
回看1919年五四运动前后的历史,世界与中国社会的发展充满着不确定性,真理在哪里?正确的社会发展道路在何方?成了知识分子的求知热点。当时源于西方的各种社会思潮先后涌入中国,且各种思潮、学派都有人研究、宣传,有些还和传统观念相互融合,形成了学说竞起,百家争鸣的局面。瞿秋白对此曾作如下描述:“社会主义的讨论,常常引起我们无限的兴味。然而究竟如俄国19世纪40年代的青年思想似的,模糊影响,隔着窗纱看晓雾,社会主义流派,社会主义意义都是纷乱,不十分清晰的。正如久壅的水闸,一旦开放,旁流杂出,虽是喷沫鸣溅,究不曾自定出流的方向。其时一般的社会思潮大半都是如此。”根据陈廷湘先生主编的《中国现代史》所述,在涌入中国的众多西方社会理论中,除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外,影响较大、流传较广的还有实用主义、基尔特社会主义、无政府主义、新村主义、工读互助主义、合作主义、易卜生主义,以及叔本华、尼采的哲学等等,内容庞杂,良莠并存。如此丰富多样的思想互相竞争、互相影响、互相融合、各自变迁,为青年们探寻社会发展的真理提供了养料。而那些立志为真理献身的青年们成为了革命家,他们通过努力学习、不断实践、认真思考、善于选择,认识到了只有把马列主义和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才是中国社会革命发展的正确道路。于是,就有了马列主义的广泛传播,就有了1921年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就有了井冈山上的“星星之火”,就有了社会主义的新中国。
五四精神创造历史
五四时期,作为先锋力量的北京大学以“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精神鼓舞了青年以社会变革为己任,奋不顾身地为国家的兴衰作出抗争。在北大110周年校庆之际,曾有记者专访了北京大学原副校长、西南联大北京校友会会长沈克琦,聆听这位老北大人讲述北大风雨百年的故事。沈克琦说,五四运动倡导的民主精神不仅是反对专制、争取民主,还应有更宽泛的理解,应该包括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主人翁精神和爱国主义精神,还包括学术民主、尊重别人、平等待人、团结合作的精神。至于科学精神不仅指学习科学技术知识,更重要的是,不懈地追求真知、追求真理、坚持真理。要按科学规律办事,反对主观专断。对于科学问题,应服从真理,不盲目坚持己见,错的改正,对的坚持。提倡百家争鸣,允许不同意见的争论,互相尊重,共同探讨,才能使学术得到繁荣。有了这种精神,才能不断进步、不断创新。沈克琦先生回忆说,在当时抗战的艰苦条件下,联大的科研工作没有完全停止过。由于日机轰炸,有几年为避空袭,吴大猷教授家住离校十里的岗头村简易的北大宿舍(泥地土墙的平房)中,夫人患严重肺病,卧床不起。但吴先生按时来校上课,在家坚持科研。他写成了国际同行赞赏的专著《多原子分子的结构及其光谱》,同时进行理论物理研究,还在紧靠住房的房间内装成一台大型摄谱仪。这台大型摄谱仪原来有一个很重很大的铁质底盘和臂,因无法搬运只能将光学元件携来昆明,吴先生就用这些元件和砖墩、木架装成摄谱仪,做了一项科研工作,写成文章发表在《中国化学学报》上。沈克琦曾到岗头村亲眼见到这台装置,深受感动。沈先生说:“一个人要怎样对待自己的事业,吴先生就是一个榜样。”周培源教授家住昆明西山龙王庙,离联大20余里。他骑马来上课,从不迟到一分钟。他讲力学课自编讲义,经常自刻蜡纸,每次亲自将油印讲义带来发给学生。“老师们的这种精神,学生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优良传统就在不知不觉中传了下来。科学工作就是追求真理、持之以恒、永不放弃,来不得半点马虎。” 我认为, 沈先生的一席话中十分关键的一点是指出 “优良传统在不知不觉中传了下来” ,这也许是 “五四运动”最深刻的意义所在:“科学”与“民主”作为一种文化被传承,当后代青年怀着“历史敬畏感”记住这段历史时,他们的思想中也就沉淀了“五四运动”蕴涵的精神,当在新的历史情境下,他们面临新的复杂选择时,这一文化可能就会再次起到重要影响。2007年5月14日,温家宝总理在同济大学考察时深情地说:“有一句哲言,一个民族有一些关注天空的人,他们才有希望;一个民族只是关心脚下的事情,那是没有未来的。我们的民族是大有希望的民族,希望同学们经常地仰望天空,学会做人,学会思考,学会知识和技能,做一个关心国家命运的人。”我想这段话也许与五四精神有着相似的内涵。
最后,我以朱自清先生的白话诗《北河沿的路灯》向五四运动中的爱国青年致敬:
他们怎样微弱!
但却是我们唯一的慧眼!
他们帮着我们了解自然,
让我们看出前途坦坦。
他们是好朋友,
给我们希望和慰安。
祝福你灯光们,
愿你们永久而无限!
(作者为北京大学四年级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