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9年5月4日,毛泽东主席在延安各界青年纪念五四运动20周年大会上作了题为《青年运动的方向》的讲演。
五四运动是中国革命史上具有重大意义的事件,它的伟大历史意义在于:
第一、五四运动以其反帝反封建的彻底性、不妥协性和群众发动的广泛性,在中国近代革命史上留下了光辉的篇章。五四运动是第一次由学生、工人和其他市民合力掀起的一场反帝反军阀的革命运动,其斗争锋芒十分鲜明,正如毛泽东同志指出的那样,“就是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帝国主义和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封建主义”,其政治斗争的影响遍及20多个省、100多个大中城市,它开启了一场新的民族民主革命,它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开端。
第二、五四运动激扬起全国数十万青年学生同帝国主义、封建军阀展开正面斗争,爱国学生成为民族民主革命运动的先导。国力衰弱,外交无能,政治腐败,黑暗的现实使青年学生怀疑以至否定试图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政治方案,转而向往科学社会主义,向往马克思列宁主义,向往俄国十月革命道路。毛泽东、瞿秋白、邓中夏、周恩来、蔡和森、恽代英、向警予、赵世炎、陈潭秋、何孟雄、王尽美、邓恩铭、李达、李汉俊等一批先进青年代表,就是在五四反帝爱国运动的推动下,由激进民主主义者转变为马克思主义者。一些老同盟会会员如董必武、林伯渠、吴玉章等,也在这时开始确立对马列主义的信念。
第三、五四运动通过各种思潮的交锋,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和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从新文化运动到五四运动以后,是中国思想界思想最活跃的一个时期。各种新思潮此起彼伏,世界上各种理论都曾被作为救国救民的良方引进。在新思潮的名义下传入中国的不仅是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实际上各种流派的社会主义都涌向中国,这就不可避免地进行思想交锋。例如,马克思主义与反对社会革命、主张一点一滴改良的资产阶级实用主义的辩论;马克思主义与宣扬避免社会革命,资本家与工人“互助精神”的基尔特(即行会)社会主义的辩论;马克思主义与自命为社会主义一个流派,主张“个人绝对自由”,实为宣扬极端个人主义的无政府主义的辩论。通过广泛深入的辩论,马克思主义扩大了自己的影响,以其先进性、科学性和革命性吸引着中国的先进分子,他们经过深思熟虑和反复比较,最终选择了科学社会主义,先后确立了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信念。
第四、中国工人阶级以罢工斗争声援五四反帝爱国运动,它表明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已登上了历史舞台。五四运动以前,中国产业工人只是以追随者的身份参加了资产阶级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上海、汉口等地产业工人举行大罢工声援五四爱国学生运动,这种鲜明的政治斗争事实,表明中国工人阶级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已崭露头角,使先进知识分子认识到它的强大及其战斗性,于是纷纷深入工厂、矿山,宣传马克思列宁主义,从而促进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作了必要的思想理论准备和组织准备。
五四运动为后人尤其是青年昭示了一种什么精神?1998年5月4日,江泽民同志在庆祝北京大学建校一百周年的重要讲话中指出:“五四运动的精神,最根本的就是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精神。”他号召全国青年“要继续继承和发扬五四运动光荣传统,努力担当起振兴中华的历史使命,创造出无愧于时代和人民的业绩”。
当前,全国人民正在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和科学发展观,朝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奋进。今天我们纪念五四,就是要弘扬五四爱国主义精神,按照“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和“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要求,刻苦学习,注重实践,努力成为能担当历史重任的可靠接班人。在这里,我提几点希望,和青年同学们共勉:
——青年人要担当历史重任,必须立志高远,实现正确的人生价值取向。什么样的人生观、人生价值取向才是正确的、高远的?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说过这样三句话:“与时代同步伐,与祖国共命运,与人民齐奋斗。”我认为这是对青年人应取的价值取向精辟的概括。青年人朝气蓬勃,最少保守,最有创造,又富于遐想,常常勾画着个人的抱负,憧憬着未来的前程。这是青年人的特点,也是青年人的优点。但是,我们要明白一个道理,个人的志向、抱负和理想,只有同时代和人民的要求紧密结合并溶为一体,用自己所学的知识本领,报效祖国,服务人民,奉献社会,这样的志向、抱负和理想才是有价值的,也才能得以实现。当年投身于五四运动的先进青年,为拯救民族危亡奔走呼号,这种以天下为己任的爱国志向,永远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青年人要担当历史重任,必须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头脑,用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先进知识成果来丰富提高自己。当今世界,科技革命突飞猛进,知识更新速度不断加快,为了面向未来、应对挑战,我们一定要增强学习的紧迫感和自觉性,“为中华崛起”,专心读书、刻苦读书,努力学好各门课程,熟练掌握各类技能。同时,要多学一点历史知识,多学一点文学艺术,以此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青年人要担当历史重任,必须自觉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努力提高思想道德素养。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必须“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胡锦涛总书记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物质贫乏不是社会主义,精神空虚也不是社会主义”,要求我们“任何时候都不能以牺牲精神文明为代价换取经济的一时发展”。我们要按照党的十七大精神和胡锦涛总书记的要求,努力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素养,用社会主义荣辱观来管束自己的行为。
——青年人要担当历史重任,必须勇于实践、艰苦创业,坚定地走与工农相结合的道路。青年学生有许多长处,但社会实践比较缺乏。我们要在学好书本知识的同时,努力注重社会实践。“实践出真知,实践出人才”。青年学生要担当起历史重任,一定要投身到社会实践中去,到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第一线去,到困难比较多、条件比较艰苦的地方去,在实践中艰苦创业,在实践中开拓奋进。
工人、农民是社会实践的主体,他们创造着社会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如何对待工农群众,如何同工农群众相结合?这既是一个感情问题,又是一个政治立场问题。70年前,即1939年5月4日,毛泽东同志在延安青年纪念五四运动二十周年大会上作了题为《青年运动的方向》的演讲,他在演讲中说:“看一个青年是不是革命的,拿什么作标准呢?拿什么去辨别他呢?只有一个标准,这就是看他愿意不愿意、并且实行不实行和广大的工农群众结合在一起。”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的历史时期,这个标准依然是适用的。党中央仍强调,青年知识分子必须坚持走与工农群众相结合的道路。经中央同意,中央组织部等有关部门决定,从2008年开始,用五年时间选聘10万名高校毕业生到农村任职。党中央这项决策,再一次向人们揭示了一个道理,就是青年学生必须投身于社会实践,经受艰苦生活的磨炼,实行与工农群众相结合,这样才能提高自己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和本领,成为社会主义建设的合格接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