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1期●缅怀篇●

那年,我陪张铚秀将军游南通

作者:赵国庆


  
  2009年8月下旬,从媒体上获悉战功卓著的开国将军95岁高龄的原中顾委委员、昆明军区司令员张铚秀去世的消息后,心情久久不能平静。那年,我陪将军游南通的情景犹如昨日之事,历历在目。
  1990年,我担任南通军分区政治部组织科干事。五一前夕,接到江苏省军区政治部紧急通知:中顾委委员,原云南省委书记、昆明军区司令员张铚秀携夫人丁亚华来南通视察。
  张铚秀,是我军一位叱咤风云、战争经历最长的传奇将军。他13岁在井冈山下充当农民暴动小号手,历经中央苏区反“围剿”、二万五千里长征,是当年“皖南事变”成建制率部队突围的团职军官之一,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中的重要指挥员,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古稀之年还在云南担任祖国边疆保卫战总指挥。夫人丁亚华是晚清著名爱国将领、北洋水师提督丁汝昌的曾孙女,也是戎马一生、赫赫有名的巾帼英豪。接待两位敬仰已久的老前辈,我深知责任重大,放下手上的活儿,全身心投入准备。
  经我整理的接待方案十分严密,市长徐燕代表市委、市政府一并陪同;军分区司令员、政委和政治部主任全程参加。
  那是一个阳光明媚的下午,我随军分区首长在平潮路口恭候将军夫妇。时年76岁的老将军身材魁梧,双目炯炯有神,浑身透出峥嵘岁月驰骋沙场的骁将风采。根据事先安排,我们的轿车直接开进了市委南公园招待所,徐燕市长早在那里迎候。
  一番简短寒暄之后,将军淡淡地对在场的军地领导说:“我这次到南通来不是公干,不听工作汇报,也没有任何指示;不要部队和地方任何领导陪同,派一名机关干部领路即可;尽量少给南通人民添麻烦。”在一旁的夫人丁亚华也补充道:“本来南京军区和江苏省军区的领导也准备陪同的,都被老头子给挡住了。”将军夫妇的一席话,顿时将一个周密的接待计划打乱了。军分区首长临时决定,由我,一个普通的机关干部全程陪同老将军夫妇游览南通。徐燕市长过意不去,以介绍南通历史为由,提出让市委党史办一位负责人一起参加接待,老将军勉强许可。
  佩戴上尉军衔的我能与开国将军并肩走到了一起,有说有笑,心中好不得意。
  在南通纺织博物馆,观看现场织布时,将军对我说:“你不是在如皋农村长大的吗?当兵前有没有学过这一手?”我“啪”地一个立正:“报告首长,我只见过织布,从来没学过。”将军“嘿嘿”一笑:“农村的孩子应该啥都会干,你咋搞的呢?”这一问,让我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
  江水滔滔,五山静卧。我领将军来到了狼山脚下,将军连问了我几个问题:“狼山的山名是怎么来的?”,“这座山海拔有多高?”,“山下有驻军吗?”……我一一作了回答。想到将军夫妇年事已高,我四面寻觅上山的轿夫。老将军朝我摆手,说:“才一百五六十米高的山,算个什么。”边说边攀登,一人甩手走在前头。我陪将军夫人紧追慢赶。到了山顶,将军才转过身来朝落在后面的我们得意一笑。
  登上南通电视塔顶,通城美景一览无遗。“好地方,好地方!”
  将军感叹不已,招呼我给他留个影。“喀嚓”一声,背倚护栏,面向濠河,带着微笑的将军身影定格在我的相机里。
  来到沿海开放城市,将军很想看看南通的经济建设情况。于是,我陪将军去南通经济开发区参观。在开发区管委会内的全市规划模型前,将军驻足良久,听完介绍后颔首赞许,并应邀留下了“振兴沿海,走向世界”的题词。将军还参观了南通轧染厂等企业。无论到哪里他都一如既往地遵守自己定的老规矩,不准摆酒设宴,不接受任何纪念品。
  短短两天,老将军对南通留下了美好印象。临别前,他将北京万寿路的家庭住址和电话号码留给我,紧握着我的手说:“这两天让你辛苦了,有机会来北京到我家作客!”
  以后,我多次去过北京,也曾有过拜望将军的冲动,想到将军功高德劭,我乃普通一兵,终不敢冒昧打扰。然而,将军在南通的一言一行,却深深刻印在我的记忆中。